中国税制(张萌胜)

分类: 图书,经济,财政税收,
作者: 张盟胜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1字数: 379000版次: 1页数: 314印刷时间: 2005/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81447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培养更多高质量专业人才的目的,本书在吸收了最新的税法知识的同时,做到内容简明、准确、实用、新颖,并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阐明了税制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对各种税种都能了解和把握。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税收与税制
第二节 我国的税制改革
练习题
第二章 增值税
第一节 增值税的纳税人
第二节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第三节 增值税税率的确定
第四节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 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
第六节 减税、免税
第七节 征纳管理
练习题
第三章 消费税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税目和税率
第二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征纳管理
练习题
第四章 营业税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二节 征税范围、税目和税率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 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
第五节 税收优惠和减税、免税
第六节 征纳管理
练习题
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
第一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
第二节 教育费附加
练习题
第六章 关税
第一节 纳税人及征税对象
第二节 税则、税目和税率
第三节 计税依据
第四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 减税、免税
第六节 征纳管理
练习题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
第一节 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
第二节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四节 税额扣除
第五节 减免税优惠
第六节 征纳管理
练习题
第八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第一节 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第二节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四节 税收优惠
第五节 征纳管理
练习题
第九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 纳税人
第二节 征税对象
第三节 税率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 税收优惠
第六节 征纳管理
练习题
第十章 资源税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税目和单位税额
第二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减税、免税
第四节 征纳管理
练习题
第十一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一节 纳税人和征税对象
第二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减税、免税
第四节 征纳管理
练习题
第十二章 土地增值税
第一节 纳税人及征税范围
第二节 增值额的确定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 减免税优惠
第五节 征纳管理
练习题
第十三章 耕地占用税
第一节 纳税人及课税对象
第二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减免税与征纳管理
第十四章 车船使用税
第一节 纳税人与课税范围
第二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减免税
第四节 征纳管理
第十五章 房产税
第一节 纳税人、课税对象与课税范围
第二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减税、免税
第四节 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练习题
第十六章 印花税
第一节 纳税人与征税范围
第二节 税率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 免税项目与违章处罚
第五节 纳税方法
练习题
第十七章 契税
第一节 纳税人及征税对象
第二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减税、免税及征纳管理
第十八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节 税务管理
第二节 税款征收
第三节 税务检查
第四节 法律责任
第五节 文书送达
练习题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掌握税收的概念
了解税收的职能、作用
掌握税收的分类
掌握税制的构成要素
了解我国的税制改革
第一节税收与税制
税收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国家用以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税制所确定的具体内容。税制是税收的法制制度表现形式,两者密不可分。因此,在介绍税制有关问题之前,先了解税收的本质与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一、税收
1.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性地无偿取得财政收入所发生的一种分配关系。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税收属于分配范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分配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税收的基本属性;
(2)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3)税收分配的前提是国家政治权力,表现为国家以政权身份,用颁布税收法令和制度等法律形式来规范、约束、保护和巩固这种分配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4)税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对什么征税和征多少税,是通过法律形式事先规定的,征纳双方都必须遵守;
(5)税收分配是无偿的,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向缴纳单位和个人付出任何代价;
(6)税收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行使其职能时的物质需要。
税收的实质是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强制性。主要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定,并依照法律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需依法纳税,否则会受到法律制裁。
②无偿性。主要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③固定性。主要指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征税比例等。
征收上的强制性、缴纳上的无偿性,征收范围和比率上的固定性,构成了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
2.税收的职能
税收的职能是税收这种分配关系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它是税收本质的具体体现。一般讲,税收有以下两项基本职能:
(1)组织收入的职能,即税收作为一种分配手段,具有从各类纳税人那里取得收入的功能。
税收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因此,长期以来,税收都是国家组织收入的一个主要手段。税收组织收入的职能是通过设置不同的税种,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的。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来看,税收渗透到物质生产、商品流通、收入分配、社会消费等各个领域。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而且组织收入具有十分广泛的领域,是其他组织收入形式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因此,税收收入职能的强化与削弱,对于国家职能的强化与削弱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