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全五册)

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 ,其他经济学理论 ,
作者: (英)马歇尔 著,刘生龙 译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1283000版次: 1页数: 1885印刷时间: 2007/11/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046321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古典经济学派的经典教材,它试图借助于该时代的著作,就该时代出现的问题,对旧的学说重新进行解释。其主要内容包括六篇,第一篇说明了本书总的范围和目的;第二篇介绍了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三篇讨论需求和满足;第四篇对生产的四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五部分论述需求、供给何价值的一般关系:最后一部分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理论进行了论述。
内容简介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构建全新的西学思想平台,我们出版了这套《西方学术经典译丛》(英汉对照译本)。本译丛精选西方学术思想流变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传世名作,由多位专家学者选目,内容涵盖了哲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领域,收录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诸多名著。
本译丛系根据英文原著或其他文种的较佳英文译本译出,在国内第一次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出版。与以往译本译不同的是,本译丛全部用现代汉语译出,尽量避免以往译本时面出现的文白相间、拗口难懂的现象;另外出于尊重原作和正本清源的目的,本译本对原作品内容一律不做删节处理,全部照译。以往译本由于时代和社会局限,往往对原作用有所删节,因此,本译丛也是对过去译本的补充和完善。
目录
(一)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经济学的实质
第三章经济学的普遍原理或规律
第四章经济学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第二篇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财富
第三章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
第四章收入、资本
第三篇论欲望及其满足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需求与活动的关系
第三章消费者需求的等级
第四章需求弹性
第五章一物不同用途之间的选择——立即使用与延缓使用
第六章价值和效用
(二)
第四篇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土地肥力
第三章土地肥力(续前)报酬递减倾向
第四章人口的增长
第五章人口的健康与强壮
第六章工业训练
第七章财富的增长
第八章工业组织
第九章工业组织(续)劳动分工:机械的影响
第十章工业组织(续前)将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
第十一章工业组织(续)大规模生产
第十二章工业组织(续)企业管理
第十三章结论:报酬递增倾向与报酬递减倾向的相互关系一
(三)
第五篇需求供给和价值的一般联系
第一章绪论:论市场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的暂时均衡
第三章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
第四章资源的投资与配置
第五章正常需求和供给的均衡(续)相关于长期与短期
第六章连带需求与复合需求,连带供给与复合供给
第七章直接成本和总成本与连带产品的关系。营销成本。风险保险。再生产成本
第八章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一般原理
第九章与价值相联系的边际成本,一般原理(续)
第十章边际成本和农产品价值的关系
第十一章边际成本和城市土地价值的关系
第十二章根据报酬递增法则考察正常需求和供给均衡(续前)
第十三章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变动的理论同最大限度满足原理的关系
第十四章垄断理论
第十五章供给与需求均衡一般理论的概要
(四)
第六篇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一章对分配的初步探究
第二章分配概论(续)
第三章劳动工资
第四章劳动工资(续)
第五章劳动工资(续)
第六章资本的利息
第七章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
第八章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续)
第九章地租
第十章土地租佃
第十一章分配总论
第十二章经济进步的总体影响
第十三章进步和生活标准的关系
(五)
附录A自由工业和企业的发展
附录B经济学的发展
附录C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
附录D抽象推理在经济学中的运用
附录E资本的诸定义
附录F物物交换
附录G地方税的征税范围及有关政策的几点建议
附录H关于递增报酬的静态假设的运用的局限性
附录I李嘉图的价值论
附录J工资基金学说
附录K几种剩余
附录L李嘉图学说中关于农业税和土地改良的内容
数学附录
译者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绪论
1.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对日常经济生活中的人类行为的一种研究;它检验个体和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与实现人类福祉所必需的物质财富的获取与使用密切相关。
因而它一方面研究的是财富,而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研究的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如果抛开其宗教信仰,人类的性质特征是由日常工作和获得的物质资源来塑造的,而不是由其他的因素来塑造的。世界历史构成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一直都是宗教和经济。尽管这儿或那儿某些时候会出现军事武力或艺术精神占据统治地位,它们总是比其他所有影响力的总和还重要。宗教动机的影响比经济更强烈,但是它们的直接行为却很少能够像经济那样深入到人生生活中的绝大部分。由于人们养家糊口的思考一般占据了其最佳思维状况的大部分时间,在这期间,他通过将自己的才能应用于工作中的方式,通过将工作引发的思考的感受,通过在工作中建立的关系以及与他的雇主或雇员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通常,收入数量对于一个人特征的影响几乎不会小于(即使稍差一些)获得收入的方法所产生的影响。一个家庭每年收入是1000英镑还是5000英镑,对于这个家庭的富裕情况也许并不重要,但是当收入如果分别是30英镑与150英镑时,这个差别就非常大了,因为150英镑可以获得维持美满生活的物质条件,而如果是30英镑的话就不能获得这些条件。事实上,在宗教、家庭情感和友谊方面,就是穷人也能找到许多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些才能是他们获得最高幸福的源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