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花鸟画 (中英文)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分类: 图书,艺术,绘画,国画,花鸟画,
作者: 本社 编
出 版 社: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22印刷时间: 2001/12/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9627101574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由广东省博物馆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主办的《明清花鸟画展》是粤港两地文化交流的又一件盛事,这次展览以花鸟为题材,既是宣传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的绘画艺术,又是为了关注人与自然这一永恒的主题。
中国绘画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在彩陶上绘画,反映当时人们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生产生活,并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庄子•知北游》篇引述孔子回答颜渊所问时提到:“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这里或可看到孔子对大自然的依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画家们有的将自己的作品或绘或刻或印在山石、墓葬、砖、建筑,绢帛或纸上。到了花鸟画发展成熟的五代时期,徐熙,黄家父子等把对花鸟的描绘与其生存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明代晚期之前,花鸟画的表现都是处于以形写形的阶段,明代晚期“青藤白阳”对花鸟的表现实现了“以意写形”。陈淳、徐渭笔下的花鸟已成为画家心中的花鸟,作者在表现对象上赋予了强烈的思想情感,把对自然物像的观照融于自我意识的表现之中。画的题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一是反映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和谐统一的山水画和花鸟画。而后者则蕴涵着大自然的信息,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不管是哪种表现形式,都可以看出,花鸟画成为人们陶冶情操,热爱自然的依托。
目录
前言
明清花鸟书的嬗与演进
明清年表
简目
图版
展品著録
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