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速记(轻松记忆“三点”丛书)

分类: 图书,医学,基础医学,
作者: 李淑静,尹向云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字数: 95000版次: 1页数: 136印刷时间: 2010-4-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6746045包装: 平装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配套用书之一,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脊柱区、上肢、下肢的解剖结构、检查、诊断等。本书提纲挈领,内容简洁精要,切中要点又充分保留了学科系统的完整性,更广泛汲取了各名校优秀学习者的宝贵心得,利于读者提升学习效率。本书是各大、中专院校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记忆及应考的必备书,同时也可作为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参考书。

第一章头部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面部
第三节颅部
第二章颈部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颈部层次结构
第三节颈前区
第四节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第五节颈外侧区
第六节颈部淋巴
第三章胸部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胸壁
第三节膈
第四节胸膜和胸膜腔
第五节肺
第六节纵隔
第四章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腹前外侧壁
第三节结肠上区
第四节结肠下区
第五节腹膜后隙
第五章盆部与会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会阴
第六章脊柱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层次结构
第七章上肢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肩部
第三节臂部
第四节肘部
第五节前臂部
第六节腕和手
第八章下肢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臀部
第三节股部
第四节膝部
第五节小腿部
第六节踝与足部

第一章头部
第一节概述
头部由颅与面两部分组成。颅部容纳脑及其被膜;面部有视器、位听器、口、鼻等器官。头部的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经颈内、外静脉回流至心;淋巴直接或间接注入颈深淋巴结;所分布的神经主要是脑神经。
一、境界与分区
头部借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颈部分界。头部又借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和乳突的连线,分为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
二、表面解剖
1.体表标志
(1)眉弓: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
(2)眶上切迹或眶上孔:眶上血管和神经由此通过。
(3)眶下孔:眶下血管及神经由此穿出。
(4)颏孔:有颏血管和神经通过,为颏神经麻醉的穿刺部位。
(5)翼点:额、顶、颞和枕骨四者在此相接,多呈“H”形的缝。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断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6)颧弓: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
(7)乳突: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孔出颅。在乳突后部的颅底内面有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行乳突根治术时,应防止伤及面神经和乙状窦。
(8)枕外隆凸:枕外隆凸的下方有枕骨导血管,颅内压增高时此导血管常扩张。施行颅后窝开颅术时,若沿枕外隆凸作正中切口,注意勿伤及导血管和窦汇,以免导致大出血。
2.体表投影为了描述脑膜中动脉和大脑半球背外侧面主要沟、回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通常先确定以下六条标志线:①下水平线;②上水平线;④前垂直线;⑤中垂直线;⑥后垂直线。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