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病反复发作的罪魁祸首
《红楼梦》中贾府由一个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贾府的这个规矩包含着中医养生的原则。中医认为,“热病之后食肉则复”,就是说,得了伤风感冒之后,要饿着,不能吃好的,喝点稀粥和米汤,这样,就容易恢复。所以妈妈必须了解一些传统医学的知识,才能够增长智慧。

据太医院记载,过去小皇上得病了,得了感冒发烧了,也得饿着。可是,现在的孩字感冒发烧,即便医生交待了要饮食清淡,可是,妈妈们总是会觉得没有蛋白质,没有营养不成,一定要让孩子吃鱼肉补充营养,结果孩子病情反而加重,发烧老不退,或者病情刚刚好转又出现反复,在中医看来这些都是都属于“食复”。
很多妈妈知道一些模糊的、一知半解的养生概念,觉得什么都要补充营养,但不知道吃什么?什么时候吃?这些在医理上的讲究是很细致的。所以,医道是每个妈妈必须了解的,这对宝宝、对家人、对妈妈自己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本期名家专访我们请来了孙喜冬大夫,让他给我们剖析常见病反复发作的真正原因。
名词解释:食复
食复,是指大病愈后,因饮食失节而致复发者。《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食复,温热瘥后,胃气尚虚,余邪未尽,若纳谷太骤,则运化不及,余邪假食滞而复作。其症仍发热头痛,烦闷不纳”说的是疾病刚痊愈时,脾胃比较虚弱,而病邪的没有完全除去,如果突然吃难消化的食物或者吃得太饱,脾胃运化不了产生食积,食积会激发还未除尽的病邪而导致疾病复发。
古人说“病从口入”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孙大夫认为小孩各种疾病反复发作都跟小儿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
饮食不节是孩子生病反复发作不能痊愈的重要原因
中医认为“热病之后食肉则复,多食则遗”,食肉则复是指感冒初愈,吃肉就复发。也就是说,疾病反复发作跟不能节制饮食有很大关系,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只有少吃肉类、高蛋白、豆类等所有的这些不好消化的食物,疾病才能不反复。饮食不节造成很多孩子的痰湿体质,病后尤其注意饮食清淡。
据调查,现在北京小孩三高比例达到10%,为什么是这样呢?还不都是吃出来的,吃得厉害又运动得少,造成体内大量的脂肪和痰湿淤积在体内,变成这种状态。所以,现在的饮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特别是在病后。
【反复发作的常见病之一:发热】
中医说,“热病之后食肉则复,多食则遗”,这种热病复发往往还特别不好治。
孙大夫说,他自己6岁那年生过一场大病,感冒老也不好,打蔫,不爱说话不爱吃饭,可能是吃太多抗生素,造成一打嗝就是麦迪霉素的味道。后来到县医院住院,爸爸问他想吃啥,他说,就想吃山楂罐头。结果吃完山楂罐头就好了。后来我学了中医才知道,自己当年是伤寒而内有食积停滞了。
反复感冒往往是由于内有积滞 淡豆豉或者山楂罐头可见奇效
像孙大夫当年那样得了热病又有食积的孩子,往往可以从舌苔来分辨。舌苔白厚腻或者黄厚腻,就是有食积了。平时,妈妈们观察自己的孩子出现舌苔白厚腻、黄厚腻,
有食积,怎么办呢?
孙大夫介绍了两个调理的小方法。一是用50粒豆豉,煮水喝。这个方法消食的效果最好了,也不伤害孩子的脾胃。另一个方法是用山楂罐头。山楂罐头一物有三用,可以健胃、消食、养肝。
当然,妈妈在给孩子吃山楂罐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如果出现有外感流涕的时候,就不要用山楂罐头了。如果说,孩子没有外感流涕,只是发烧舌苔厚,这样一贯饮食不节的孩字就适合用山楂罐头,而且效果非常明显。
一般说来,小儿的脾胃病反复发作,多数情况是由于饮食不节。另外,小儿脾胃虚弱,表现为面色黄,不爱吃饭,舌质淡胖大,少苔或者苔厚腻。这样的孩子,可以给他吃点香砂六君丸。
高热伤脾胃 预防高热惊厥可在孩子脾胃好的时候用六味地黄丸
高热惊厥属于风症,中医讲,“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高热惊厥病位在肝上。为什么高热后会出现惊厥呢?因为热属于火性的,火性太旺就把木头烧了,小孩本身肝和肾的水液不足,高热之下,会伤津液。钱乙把“金匮肾气丸”去掉热药,发明了“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的本意是专门给小儿用的一味补肾气的药。
预防高热惊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小儿脾胃功能健旺的时候,吃什么都很香,也没大便干硬等症状的时候,每天给他吃四分之一个六味地黄丸。当然,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妈妈可以请教大夫,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适合。
医案:不食
患者:曹xx 男 4岁
症状:其母代诉,小儿不欲食数周,且反复外感,每月2-3次,见其面色淡黄,不爱活动,辩证:舌淡苔薄白,脉濡滑,其证为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营卫出于脾胃,今脾胃虚弱,气少化生也少,不充养肌肤,“邪之所凑,其气必需”故当健运脾胃,以充化源。
处方:党参9 克、生白术9克、茯苓6克、 炙甘草6 克、陈皮3克、法半夏6克、生姜3片 大枣4枚
7剂
药后饮食渐旺,面色红润,全诊未见外感。
方解:
不食时,不能因怕孩子缺乏营养而多给荤腥等难于消化的食物。小儿出现脾胃虚弱的不食时,往往对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气化能力较弱,吃得再多都气化不了,反而使脾胃更弱,甚者出现食积。食物气化不利,自然生化气血也就少,无法充养五脏、肌肤,所以容易反复出现营卫不和的感冒。
因此,这种情况下要先调理脾胃,等脾胃稍好再逐渐增加营养丰富的食物,党参、白术、茯苓、 炙甘草、
陈皮、半夏、生姜、大枣组合在一起为六君子汤,出自《医学正传》,白术、茯苓健脾补气利水渗湿;炙甘草补脾和胃;陈皮、半夏理气化痰;大枣补中益气,生姜温脾散寒,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痰湿内阻的病证。脾胃虚弱则营卫不和容易感冒,用六君子汤来健运脾胃,使人气血充旺,肌肤得以充养,便不再容易反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