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文庙要“复古”
8月12日,笔者从南部县文管所获悉,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的南部文庙修缮方案和整体复原方案已完成设计,整个工程将在今年9月全面启动,预计3至5年完工。
“南部文庙是南充市规模最大的文庙,也是南部县城内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南部县文管所所长陈刚说起文庙,神情激动。他说,南部文庙原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由大成殿、崇圣祠、戟门、棂星门、腾蛟起凤坊、名宦祠、乡贤祠、泮池园桥等组成。清代中期,文庙经历了大规模的修缮。新中国成立后,南部县城内的一些文物遭到破坏,但是文庙却被保护下来。几十年来,原用作尊孔祭孔文庙,性质与用途发生了变化,它的戟门成了县人武部的办公大楼,大成殿改作了县委、政府开会用的礼堂。
“文庙是一个城市的文脉所在,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都很高。”陈刚说,2007年6月,南部文庙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文庙大成殿和厢房维修已列入灾后文物抢救保护项目。南部县委、县政府将文庙纳入县城总体规划之中,计划打造成集文物名胜、旅游景区、博物馆为一体的标志性人文景观。
现在的南部县文庙,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群包括大成殿、两庑、冸池,占地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左右。其中大成殿是清乾隆四年修建的,两庑为道光年间修建的,现存建筑面积为916.72平方米。
在复原方案里,文庙原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武装部大楼440平方米,武装部办公用房552平方米,档案馆750平方米都将拆除,然后在原址恢复修建“万仞宫墙”、腾蛟起凤坊、棂星门、大成门、崇圣祠、东西配殿。复原文庙将依据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刻本《道光南部县志》和四川文庙的专题调研成果。同时,将收集老照片,以照片作为外观形制的复原依据,并走访群众,以部分人的记忆作为参考依据。县文管所还将《文庙复原方案》通过网络公示,至今没有收到异议。
据了解,省内现存文庙41处,其中建筑群布局、结构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仅10处左右。南部县文庙修缮工程预计9月动工,复原后文庙占地面积将达到1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