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夏令营札记
北京航空夏令营札记
(2008.12.12)
编者按
不久前,我在整理家里的书柜时,无意发现了一只女儿黑塑料封皮的笔记本,上面写有8篇去北京旅游的笔记。原来,那是14年前即1994年暑假发生的事。刚从南京夫子庙小学6年级毕业的女儿,她考上了南京一中(初中)艺术团。为了奖励并给孩子增长见识,我们给她在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报名参加“北京航空夏令营”双飞活动。当年,因女儿尚不满12周岁,一周来的“北京游”,我们仅交了750元费用(满12周岁者须交800元)。如今,26岁的女儿作为DAAD奖学金获得者,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攻读人类生物学博士学位,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当然,乘飞机长途国际旅行,已不再是“80后”孩子的稀罕事,但她也没有“第一次坐飞机”时那么美妙的感觉了。女儿的《北京航空夏令营札记》原文均用圆珠笔写成,文章毫无修饰,语言不免稚嫩,但生动活泼,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真实可信,充满了喜悦与童趣。本文除个别错字、漏字加括号纠补外,小标题系编者所加。一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在飞机上升空,地面上的房子越来越小,只有火柴盒那么大。飞机越升越高,地面上的山呀、水呀、体育场呀,都很小了,似乎都十分自觉的占据着这幅画卷中的一小地方。飞机穿入云层,再也看不见了,只看见一片茫茫的云海。一朵朵云颜色不一,有红有白有黑,变幻莫测。时而黑云组成一座座青山,高得使同行的营员还以为是泰山,真的直插云霄。红云成了一道道夕阳,铺在蔚蓝的“海面”上。而白云则成了一块块长长的、宽宽的丝带,在千山万岭之间穿行,不时被山岭撕成千丝万缕;时而又像瀑布从高耸入云的山上冲下来,溅起一片“水花”,迷朦一片;时而又像桂林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山周围好像还有一排排树呢;时而又像一座孤岛,在蔚蓝的海面突起。瞧,上面的人正朝我们招手呢;时而白云又组成一艘万吨油轮,行驶在海面上。更有趣的是,白云竟形成了一座“空中阁楼”,上面大下面小,楼前还有楼梯呢。不过,这座“阁楼”更像一朵天然的蘑菇云……哎,云涛太美了,看什么像什么,使人浮想连篇。飞机上不好发出赞叹声。空姐给我发了好多食品,有鲜桃汁、虾味鲜和日清饼干,还有两把扇子,作为纪念品。我感叹,空中魔术师的“魔(法)”,真是无穷无尽啊! 二颐和园大门两旁“四不像”(吉祥)、仙鹤(如意)、大鼎(富贵)。知春亭,铜牛(镇海之物)位于十七孔桥东端。八卦阵(乾隆练功)位于八角亭前。八角亭(国内古代建成的最大亭)。十七孔桥(仿泸沟桥,有120个形态不一的石狮,共17个孔)。昆明湖(乘船横过湖面,船十分漂亮,每柱上有画)。万寿山(上山石阶长且陡)。佛香阁(琉璃瓦铺顶和档,阳光下金碧辉煌样,顶头雕龙),阁很高,上阁的石阶也很陡。阁内存放一千手观音,旁有一千佛殿(上面有很多佛,下无头上有头)。上去是排云殿,也很辉煌耀眼(内存有三尊佛像和十八罗汉的像,还附写名字)。二殿内都有功德箱(里边有许多钞票)、投币箱(我们透了,我差点就中)。阁再下面有一个小殿,里边有两尊泥像:哼像(突出鼻部);哈像(突出嘴部)。下山:有一条长廊(700多米),上面每根柱上都有精美的图案,每幅各不相同(人物、山水、花卉);每幅人物画都有一个典故、传说。我买了一本书《颐和园长廊画解说》,懂得了每幅画的内含(涵)。玩了一天,走了一天。总感想:领略了美妙的风光,但又感到了十分的高。脚不能走路了,又酸又疼。(古色古香) 三天安门3点起床,坐车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武警赶着,老师在已经戒严时,带我们挤到前面。看到:国旗班战士成一方块,很整齐,大概有几十号人,都穿深绿色衣服,戴白手套,手摇摆得很整齐,像条船的大浆(人身高约在1.80以上)。坐地铁(从前门站绕一圈回前门站,时间约40分钟),地下列车开得飞也似的快,5、6分钟左右停一站,人很多。参观毛主席纪念堂(不要票,排队的人很多,不准带包进去),有许多人买2元一束的花献给毛主席汉白玉雕像。但是……赚钱……(我觉得不般配)。游览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里边分别有一个皇帝宝座),景色很美,皇上走的楼梯是玉雕成的,而旁边下面的石砖路是小官、平民走的。天安门:天安门上能看见广场全景,十分凉爽。里边有一些伟人的工作室。出天安门的时候,发了一个小小的纪念徽章,上面有国旗和天安门。总感受:早上起得太早,人很累、很困。我脚更疼,几乎麻木了。不过,中午一顿肯德基,吃得挺香的。昨天、今天,照了很多相片。四圆明园一进入(圆明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草坪”,但它却是长满杂草的塘。可以想像,原来它是多么清澈、明净。再往里走,就是西洋楼。在西洋楼前有一块石头,上面有“西洋楼”原来样子的画。那个西洋楼有亭、有阁、有塔、有海。可是,现在连大门也不完整。虽然只有几根大柱子,但仍可以清楚的看到它上面极其内精美的雕刻,这足以反映出我国古代工匠的技艺是多么精湛,(代表)当时我国的文化艺术。我接着来到了陈列室,看了20分钟的录相,清楚地了解到了当时英法联军的野蛮行为。录相上清楚的说:“有的士兵头上戴着皇帝的帽子,脖子上戴着珍宝项链,口袋里、帽子里装满了无价之宝。实在拿不走的就砸(断)了。大诗人雨果说得好:‘两个强盗来到了中国,他们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古代皇(帝)大肆挥霍银两建成的圆明园,给后人却留下了荒凉的印象。不过,后人是爱国的,在大柱子上写下了他们keng qiang(铿锵)的誓言。五香山公园香山是红叶似火的。但我们去的不是时候,山中还是一片苍翠。我们爬山到了双清别墅。乾隆爷到了这个地方时,见到了两股清泉,提了“双清”二字。后来,又被人占为私人别墅,叫作——双清别墅。到了解放战争之中,毛主席初到北平,就住在了双清别墅里。毛主席在双清别墅写了通讯报告,并指挥了解放南京的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毛主席就坐(在)双清别墅里一座六角亭里看解放南京的战报。双清别墅里还有一个陈列室,我们在陈列室里看录相,了解到了当时领导人在双清别墅里的生活。出了双清别墅,我们又来到了班禅大师的仿布达拉宫建造西藏庙的残址。我们先到了一座塔,后来走到了大门,我以为这是两处景物。听到了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这又是八国联军的“杰作”,又是一座美丽的建筑被八国联军烧毁了,心中又是一阵不平。(在)香山,我们还玩了水帘洞,洞虽小的,但十分有趣,可以站在洞内向外看。透过几缕细水向外看,十分好玩。洞前的水挺深的,上面有几块浮石。站在浮石上照张相,特棒了!在香山上行走,听着泉水的歌唱,仿佛在仙境中游览一样。 六植物园不愧为植物的园林,里边的花草树林繁多,并都编上了号。那些古树都长了几百年了。植物园虽不是全国最大,但因为内有一“卧佛寺”而出名。卧佛寺中不仅有卧佛寺,还有三座殿堂。第一座里边有哼哈二将,比在颐和园见到的大多了。他俩是这儿的护法二将。第二殿堂是罗汉堂,里边有十八罗汉的塑像。有的笑容可掬;有的凶恶无比;有的挥舞大锤;有的闭目养神……第三殿是弥勒佛殿,三个弥勒坐在里面,乐呵呵的,露着大肚皮。最后才是卧佛殿,一尊大佛横卧在殿中,大耳垂肩,手托头,酣然睡去。一双大脚露在外面。佛边一个橱窗,里放着善男信女们恭(供)的大鞋一只,有我们鞋的三倍还多。卧佛周围还有信奉他的仙女站在一旁。七樱桃沟走进樱桃沟,到处可见樱花开放。刚下过雨,水珠缀在粉红色的花瓣上,使花儿水里透亮,充满生气。用手轻轻一托,水儿纷(纷)降落,几片嫩红的花瓣也飘然点地(注:原文如此),好像一位身穿粉衣的仙女从天空降至人间。走进樱桃沟,到(处)可见淙淙的小溪,不紧不慢的流淌。泉水无比清凉明澈,我蹲下身去捧起一捧水,泉水冰冰的,叫人凉爽无比。喝一口,比喝了冰雪碧还透凉,那股甘甜真叫人无法比喻。泉水无忧无虑的歌唱,一路伴我们游赏。樱桃沟内全是又长又陡又小的石阶石路。我和同学们两个两个紧挽着手,一步步慢慢走上去,路上是湿的,怎么回事?几缕调皮的细泉水,偷偷地溜上了路。在上坡,路就特别滑。我们反而觉得有趣,一路上洒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下,小伙伴们都顺利爬上了山顶。八“一二·九”纪念亭山顶有“一二·九”纪念亭,我先不懂它是纪念什么的,后来,看了介绍便知道,在抗战初期一年的十二月九日,华北的学生是在(这)讨论了“停课游行,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行为”的决定。介绍上说得很对:“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是啊,马上就要沦为亡国奴了,还在不紧不慢地读书,怎么行?当时,最重要的(是)救国。华北的学生抑制不住心头的怒火,他们要放下书本,拿起枪炮去反抗、去斗争,保卫自己的祖国,保卫自己的华北。纪念亭设计十分巧妙,一共3座亭子,前面一座为“一”;后面两座为“二”;3座亭子共9根大柱为“九”。合起来是“一二·九”,每座亭3柱,支着一个顶点,成为空心三角体。这样,不管从哪个方面去看,都为一个“人”字,象征着中国人是伟大的、高尚的,只要他们团结,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在亭前有一块大青石,上面刻着4个鲜红的、刚劲有力的大字——“保卫华北”。 至此,文章似乎没有完,但女儿的《北京航空夏令营札记》确实结束了。14年后,笔者仔细地再读当年不足12岁的孩子8篇北京游记,不禁感慨万千。今天,仍有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或者自己的某种虚荣心,往往不顾子女的休闲和喜好,不惜花大价钱在节假日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剥夺了尚处在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儿童的休息权,令他们苦不堪言,甚至适得其反。笔者认为,让孩子在寒暑假或双休日时,能够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吸取知识、修身养性,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信,请您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