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x & City(第三季)
第三次去香港很突然,从知道到出发,不过短短4天。没有特别的购物计划,唯一排定在行程中的是南丫岛。MTR、八达通、鱼蛋档、Shopping Mall,一切都早已熟悉到无需攻略,理论上比绝大多数的Visitor都要有优势。而之所以费尽心机一定要去一次南丫岛,也不过是为了避免自己再一次在港日日不见阳光。毕竟这一次,我几乎没有什么特别想买的,而夏季折扣也并未真正的开始。
南丫岛是香港的离岛之一,这个小小的渔村里,走出了周润发这位很有分量的人物。当然,南丫岛民并没有准备对此多做文章,除了听说有家餐厅是发伯伯经常去光顾的之外,他的旧宅没有指路牌,更没有牌照合影点。整个渔村除了码头边的海鲜餐厅热闹非凡,一走出这个区域并是意料之中的幽静。我对于这样的幽静并不意外,它的和谐一如澳门的旧城区或者是平日的鼓浪屿。所有人都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时代的变迁似乎永远都影响不了他们的处世原则和生活方式。当然,这样的桃源无可避免的越来越少。
南丫岛的海鲜之贵是久负盛名了,尤其在这个香港人都去深圳吃海鲜的时候。岛上的生意算不上好,但除了旅游团也仍可以见到大批本地居民拖家带口的来。基本上粤菜的料理手法还是很让人信服的,想比大连青岛那些同样生猛的海鲜,华南地区总是能料理出更多让人惊喜的美味,当然,前提是价钱也是更加美味的。两个人吃海鲜600多算不算贵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但如果鲜活的材料能遭遇高超的技艺,那么最后入口的滋味一定是一种享受的。
吃得脑满肠肥的就开始沿着“政府工程”徒步了。之所以说是“政府工程”是因为那条路每5米就会出现一个类似丰碑状物体,好在周围有怪石嶙峋、树根盘结,让人可以自动选择性忽略那些影响和谐的物体。绕过一个山坳,面前出现一片苍翠的草丛,草丛深处有操场宿舍篮球架,是香港青年会的基地之一,想来到这里来露两天营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船期的关系,没有走到那个著名的海滩也没有吃到那驰名的豆腐花便急急得往回赶,没有太多的留恋,因为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多。
意料之中的血拼,尽管之前没有任何东西想买,但当置身在众人疯抢得浪潮中,要保持冷静很难,况且在购物方面我和所有女人一样,容易冲动。好在不是富婆,也没有计划内的购物资金,所以处于信用卡额度等等的限制,面对那些想要又不是必须的物品,我绝大多数时候会在内心天人交战一番后转身离开。我安慰自己说,啊,等你成功把自己嫁出去了再买来庆祝吧;啊,或者留到你30岁生日时候买给自己当礼物也好……看,其实我很好骗吧,骗骗自己就这么过去了。
香港的营业员一如既往地热情,连带公车上的阿伯看到我们拎了个箱子也会自动自觉指点我们怎么换车去机场。TVB不知从何时开始也大肆宣扬起了主旋律,回归十年的文章做得和谐而不动声色。忘记买最新的时事周刊,整个香港在大量游客支撑下仍然显得生机勃勃。昂坪的缆车事件并未影响东荟城的生意,即使那里的东西还不如上海的Foxtown。旺角仍然人潮汹涌,配合着政府喉舌下的稳定繁荣。唯有东航回上海的飞机上意外读到一向偏左的“大公报”,而那上面有偏偏有些反左的声音。不知道是疏漏或者别的什么,或许应该庆幸回归十年之际,我们仍然可以从香港媒体上读到游行、反对政府、反对某些方针政策甚至反对XXX的文章。它终究还是保留住了最后的一点自我和独立,其他,早已和谐大同。
我想,我会越来越少去那里吧,除了那些让人魂牵梦萦的美食,今日的欲望都市早已越来越失去那些最初吸引我的特质。当然如果有机会去那里工作我仍然会义无反顾,毕竟合理停留七年之后就可以拿到世界通行的香港护照,不必巴巴的为了一次旅行而专程去领事馆看人家的脸色了。如果单单处于这个目的,那或许直接找个香港男人更省力?只是,貌似世界上所有的摩登都市里,都有大把的单身女性,而那些剩余的男性人口到底生活在哪个犄角旮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