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洛阳
洛阳一直是旅行计划中必达的一站,无它,只因我爱附庸风雅,那些承载了那么多历史传说的城市,不容我不去。
龙门石窟,尽管有莫高窟的珠玉在前,它显得如此的不起眼。但相比于莫高窟的那些锁那些玻璃,全开放的龙门显然平易近人的多。如果莫高窟是博物馆里戒卫森严的夜明珠,那龙门则是海滩边散落贝壳中的遗珠,触手可及时,仍然无法忽视它璀璨的光芒。它多石雕而少壁画,因此不用太过费心的保存,当然,也希望不再遭到任何人为的破坏。因为历史的风化已经让它足够沧桑。
白马寺,八卦的我怎么会错过。尽管千年荏苒,无人再知道那传说有多少的可信度,但也正是因为那些不可说,反而让这冰冷的石块更令人向往。和很多寺院一样,它已经被人为得太新了一点,或者,那些新和那些旧太过不协调,太过突兀,但在那些极新与极旧交错的瞬间,反而容易让人轻易的完成穿越,从而顺利地完成身份转化。只消一恍惚,便已穿上唐装,宛如“刀马旦”的桥断。
天子驾六,很小的一个博物馆。可观点也只有那一个,但就是那个车马坑,让我无法言喻的震撼。面对着那化石,当年华盖出行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车轴吱呀着伴随间或的马嘶,迎面而来的仿佛是千年前的风。
尽管号称九朝古都,但商周离我们实在太远(那年头都封神榜了),所以洛阳的遗迹也大都只能点到为止,偶等走马观花之辈很难体会其中真味。
至于那非常有名“鱼锅贴”,让我记忆深刻的并不是这名点有多好吃,而是因为首先它的标价牌上的单位是:半斤,就把我吓住了。然后在我前面浩浩荡荡的排队人群中,从没有人买过一斤以下的,一般都是两斤起买,一锅基本上卖不到两个人就要等下一锅了。我当时排在队伍里那个叫一头汗啊,结果在好不容易排到我之后,我哆哆嗦嗦的问了一句:“请问,这可以按量卖么?”,结果那位收钱的大妈面无表情地说:可以啊,于是我买了二两,于是我发现还是买多了,一两就能吃死人了,于是我发现实在是因为一锅卖不到两个人所以队排得那么长其实真的没啥好吃,结果,结果就这样了。
我还在那儿突然奇想想吃西瓜,结果那里一个西瓜都要40-50斤,结果我花了40几块买了半个只有水分没有甜味的西瓜,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宰……
在满城的牡丹花里,我告别了那座城,继续下一站的古城之旅。尽管它没啥好看的也没啥好吃的,尽管它的青年旅馆比一般的小宾馆还豪华(当然价钱也豪华),尽管它所在的省名声不是那么好,但那些历史沉淀仍然深深打动着我。也许,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但喜欢的人自然会很喜欢。其实,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一样的,它们都在那里静静等待着自己的有缘人的造访、欣赏、留连、停驻;它们也一如既往的欢迎着那些无缘人的过路。
冥冥中,自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