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伦敦
再游伦敦之一, 诺丁山
诺丁山是位于伦敦西区肯辛顿宫西侧的一个小镇,绿荫环绕,花香宜人,典型的townhouse林立,爱德华时代,维多利亚时代的房屋,教堂比比皆是,有的房屋已有500年之久的历史。今天诺丁山是伦敦市区里生机勃勃的一部分,而在十八世纪时它还不过是贫苦人争扎生存的破烂不堪的村落,恰似迪更斯在奥利佛-退斯特那本书里描写的那个时代。维多利亚时代的工业化进程改变了诺丁山的面貌。若称伦敦为时尚之都的话,所有的流行元素都能在诺丁山找到。诺丁山最有名的马路叫Portobello Road,沿街布满了古董店,书店,服装店,咖啡馆,餐馆,电影Notting Hill即拍摄于此处。休格兰特和他那位举止怪异却极为可爱的roommate出入于这条街道的13号和15号,影片中是休格兰特经营的旧书店,现在只不过是个毫不起眼的小服装店,里面的货色嘛来自上海的MM们未必看得上眼。每逢周五这里有书市,周六的古董市场是欧洲最大的古董和收藏市场,从书籍到古玩,从家具到灯具,维多利亚时期的纪念品,这里的手饰,银饰和服装店又特别多,还有大约只在英国看得到的各式稀奇古怪的东西;周日有旧货市场(当地人称为the lane)。据说此传统起源于1860年。其实不论你想不想买东西,漫步诺丁山的街道,在路旁的酒吧喝一杯咖啡是一件十分轻闲愉快的事情,看看过往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人,看看市场。
诺丁山没有耸立于泰晤士河之岸的座座代表着大英帝国夕日辉煌的楼堂馆所,而有的是那份优闲宁静,轻松宜人,小城旧日的气氛,在影片里的确演绎得很好。(实际上我觉得休格兰特在大多数影片里所扮演的往往就是他自己,有点无奈,有点自嘲)
上海的泰康路和多伦路有点类似诺丁山的环境和气氛。旧日的法国租界里的一座座急待修复的旧屋,为数不少的画廊,书店和几家博物馆,与周围弄堂的喧闹形成了合谐的景象。而北京的七九八工厂却不然,它的单一的艺术特质缺乏构成urban area的众多元素,而周边的环境还基本上处于一种原始的乡村状态。
再游伦敦之二,Tate Modern现代艺术馆
位于泰晤士河南岸,与北岸的圣保罗大教堂对应。Tate艺术馆的前身是一个废弃不用的发电厂,经过瑞士的建筑设计师Herzog 和De Meuron的改建成为一所高大明亮的场馆,2000年开馆,除特展外入场参观免费。展出1900年至今的现代艺术作品,包括20世纪居领先地位的艺术家Picasso, Dali 等人的多件作品。已看过大英博物馆,威思敏斯特大教堂,伦敦塔,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这些经典节目后,Tate Modern令人耳目一新。改建者充分利用及发挥了原电厂高大的空间优势,用来展示巨大的雕塑作品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原来的烟囱顶端安装了彩灯,被称为Swiss Light, 到了晚间与泰晤士河北岸的圣保罗大教堂遥遥对映。
再游伦敦之三, 伦敦的地铁,购物
伦敦的地下几百米深处奔驰的地铁有13条之多, 四通八达但并不叫你眼花缭乱。伦敦的地铁始建于1863年,伦敦人把它叫做the Tube,全长408公里,每日客流量达267万人。地铁的入口遍布全城,在每个入口处都可免费拿取伦敦地图和地铁行线图,买一张非高峰时段的日卡(Day card)花费4.9英磅,大约相当于80元人民币,那末你就可以在伦敦市区内任意往来了。从西区的诺丁山到位于东区泰晤士河北岸的圣保罗大教堂,不过40分钟的时间。至于逛街,可乘地铁至Piccadilly Circus下车,沿Regent Street(摄政街)一直到Oxford Street,逛完整条牛津街看看你还有没有力气,余勇尚存者不妨继续前往Bond Street(邦德街)。在我看来伦敦百货商店里的货品大部分都能在上海和北京买到,区别是伦敦的物价更高,可笑的是像MANGO这样的英国品牌,在上海被置于淮海路最繁华昂贵的地段(国泰电影院对街向东几百米),在伦敦随处可见,普通不起眼。而Paul Smith进驻于上海的Three on the Bund和恒龙广场,在伦敦它隐蔽在Covent Garden 的一条小马路上。建议同学们不妨试试英国本土的品牌,如Jigsaw, Church, 国内好像还没有。伦敦的哈罗姿(Harrod’s)大百货公司非常值得一游,内部的装饰极尽奢华,像宫殿又像博物馆,它很典型地表现了“日不落”大英帝国的鼎盛时代。我非常喜欢Liberty, 一家极具英伦特色的百货商店,货品代表着the British taste。
再游伦敦之四, 兑换货币
并不是每家银行都经营这项业务,马路边的Money Exchange多由印度裔人士经管,commission 高达9%,再加上所谓的handling fee,宰你没商量。我的经验是最好去遍布全城的邮局Post Office,根本没有commission和什么handling fee,公平交易,和善可亲(其实英国人大多如此),换完钱那位黑先生还问我:您在英国怎样和家人通话?我说用手机呀。他建议可购买英国邮政的一种折扣电话卡,是流通于英国最合算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