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睫毛上的冰凌--冬季喀纳斯穿越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总花费:7500元

线路:上海-乌鲁木齐—布尔津—冲呼尔乡--喀纳斯

交通:上海-乌鲁木齐:海航来回机票(停西安)--2300元/人

乌鲁木齐—布尔津:来回大巴车票--210元/人

布尔津—冲呼尔乡:来回包夏利出租车--130元

冲呼尔乡--喀纳斯:马拉雪橇—5天1800元

吃住—途中买零食150元,住牧民家每晚30元/人,吃饭25元/人

布尔津—当地温度-24度

联系电话:任书记,梁阿姨 0906-6522688 (小白鹿家庭宾馆,干净舒适,自虐前的最后一把FB)

冲呼尔乡--当地温度-28度

联系电话:王阿姨 0906-6322046 (老田饭庄/旅社,王阿姨与她的女儿田惠英热情好客,绝对不宰人!)

具体行程:

第一天:乌鲁木齐===布尔津(780Km)从乌鲁木齐碾子沟长途客车站,乘坐去布尔津县的长途车(每天2班,早上11点,晚上8点)。途经乌尔禾魔鬼城、克拉玛依百里油田晚宿:布尔津小白鹿家庭宾馆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第二天:布尔津--冲呼尔乡(70Km),吃了拉条子后,上马爬犁子,从冲呼尔乡--石头房子(50Km)晚宿:石头房子

第三天:石头房子--喀纳斯湖(50Km)贾登峪中餐后午夜到达喀纳斯湖晚宿:喀纳斯村

第四天:喀纳斯湖游玩 晚宿:喀纳斯村

第五天:喀纳斯湖--石头房子贾登峪吃中餐,晚上9点到达石头房子,晚宿:石头房子

第六天:石头房子--冲呼尔乡,下马爬犁子,吃散伙饭后,打车从冲呼尔乡--布尔津 晚宿:布尔津小白鹿家庭宾馆

第七天:布尔津--乌市到乌市已经是2004年最后一天的晚上10点钟了,观看礼花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必备装备:防晒霜,打劫帽,墨镜,快干内衣/袜子,羽绒与抓绒是最好的保暖衣物材料!头灯(因为4-5天没有电灯,而且没有厕所), 最好穿高腰鞋子,必带防雪套,手炉(当心烫伤!)。

12月22日:不顺利的旅途

由于全国普遍降雪,我们从上海起飞就延误,到西安时被告知乌鲁木齐机场因大雾封闭,所以被安置在机场的航空酒店过夜。 去西北的航班提供的是清真食品,而且口味也较咸,辣。 西北的乘客无论是长相、皮肤还是举止,都显得“粗”。 而且他们明显地不把冷当回事,在他们眼里,零下5度的话,单薄的夹克加上毛衣足矣,穿登山品牌服装的肯定不是西北人。

12月23日:乌鲁木齐也堵车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西安的鹅毛大雪让我们暂时忘掉了飞机延误的烦恼。 比起那些赶时间的商务旅客,我们并不焦急。 离开了有着太多娱乐项目的上海,我们可以发呆。 或者观察同一饭桌的旅客抢最后一块麻辣牛肉。 下午3点终于起飞了,没想到在乌鲁木齐机场等行李耗了半个小时,而回市中心的路上奇堵,看来乌鲁木齐也免不了其它大城市的毛病。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12月24日:在乌鲁木齐吃羊和馕

上次来乌鲁木齐逛过的二道桥市场被升级为“国际大巴扎”了。 既然是室内的商场了,物价也提高了,并且一不留神就会买到“口里” (来自其它省的)运来的东西, 那可就是“勺子” (傻冒)了! 我们购置两把英吉沙小刀,准备路上吃肉用,或者与狼搏斗? 溜达一路,品尝各种馕(“刚打出来的”即为新鲜的),烤羊腰,烤全羊,烤包子, 馕包肉 (一大块羊肉与汤泡着馕),烤羊肉串。 马肠子看着壮观,没有尝试。

12月25日 来到小白鹿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去布尔津的班车坏了,因此我们被安排在去福海的班车上,而且被挤在最后面,倒是暖和。 平淡的坐车经历由于途中吃饭造成的腹泻变成了对我的忍耐能力的考验。 深夜的无名小镇,恳求司机停一下让我方便,50多个乘客虎视眈眈地等我完事,狼狈不堪!

晚上11:30我们才到任书记与梁阿姨开的小白鹿家庭宾馆,很漂亮的俄式小洋楼。 他们让我们住了带自己卫生间的3人套房,感觉颇奢侈,尤其是考虑到以后几天的艰苦环境。 吞下泻立停后赶快呼呼。

布尔津是一座很不错的小城,干净清爽,建筑物样式多变,打车只要1-2元。 城北是布尔津河,城南是额尔济斯河(这河里的“乔尔泰”或狗鱼据说是有名的珍贵野生冷水鱼,120-160元/斤)。 布尔津河相当漂亮,喀那斯河就是它的上游。 传说河沙中还有阿尔泰流下的金子,夏天还吸引不少淘金者呢。

12月26日 坐马拉爬犁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9点起床。收拾行李, 在房间里泡方便面,啃带来的羊肉与馕。 打了个2元的车去客运站。 在商店购买若干种高热量食品。 在一大群拉生意的的哥中挑中了一位哈族青年,从布尔津出发前往冲呼尔乡(老名称为红旗公社)。

冲呼尔乡的老田饭庄是我们的接头地点,这里的老板娘王阿姨帮我们找到了当地的养马大户—屯乃,他的弟弟努尔别克与侄子胡标别克是我们的两位车手(我们相当于两辆别克上山啊)。 新疆的每一个民族兄弟都非常纯朴、善良,但是,不要因为维吾尔族人能歌善舞就认为所有少数民族都爱唱爱跳,哈族人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活泼。

在各干掉一盘羊肉拌面后,我们上路了。

180元在上海能买到什么? 在那家带绿色标志的咖啡馆喝上6杯拿铁。 浦东机场打车来回。 TOD’s那有名的豆豆鞋的一根鞋带? 但是在冰天雪地的北疆,这是一天马拉雪橇的费用。 一匹马与马夫是180元一天,马夫也兼向导的作用。不过马夫的食宿问题要考虑好。在路上,他们是我们的好伙伴、好向导,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那真诚的眼神错不了。

在阴霾小雪天气中我们开始了旅程。 最开始一切都很新鲜。 温度不是很低,大概20多度。 (这里没有人说“零下”,因为那是不需要的) 我们把能穿的都穿上了,若干层抓绒,羽绒,再加上防风的冲锋裤。 而我们的哈族马夫却只是3件衣服上阵—棉毛衫,薄毛衣,麻绳扎腰的破棉袄,外加劳保手套。 谁让我们不是吃马肉(极热性,多吃可御寒)长大的呢?

向小镇说再见, 成片的白桦林,懒懒的牛站在墙根发呆。 100公里以外的喀纳斯湖向我们召唤。

20分钟以后我开始质疑我们是否脑子有问题。 我们习惯成天坐在有暖气的办公室里。夏天因为怕晒我一般晚上才敢去海滩。 我们来上海之前住在新加坡10个月,那是一个常年不需要穿袜子的地方。 我们来这里干什么? 但是“骑马难下”啊。

通往喀那斯的布喀公路新修成不久,柏油路面十分平坦。马爬犁子走一部分盘山路,其它是近路,小道,感觉上还有一点惊险的味道。寒冷袭来的同时,马的消化系统也在运行,可惜我们的嗅觉在如此低温中还是很灵敏。

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在川菜馆吃过的微辣,中辣,重辣,等真正到了四川后觉得根本就不是一个境界的辣? 同样,北疆的冷也非一般的冷。 我发觉原来以前根本就没有冷过。

打个比方,经常被问的问题,“你冷不冷?”. 让我想起香港警匪片中的经典台词,主角中弹躺在血泊中,他的兄弟们跑来,气急败坏地问,“大哥,你没事吧?”。 主角已受重伤,口吐鲜血面部苍白,而他们还问“你没事吧?”—他当然有事了! 而在零下30多度的野外,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雪橇以后,还问我冷不冷? 你觉得呢?

当然我冷! 我无时不冷无处不冷。 这是我一辈子体验过最冷的感觉。 但是就像爱斯基摩人有上百个形容“冰”的词一样,我发现寒冷带来的痛苦是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 就连身体发热也不是好事情。 口鼻的哈气会在墨镜上结一层冰霜,让你看不见。 头发,睫毛都会结冰。 如果走路太快,身上出的汗更是会迅速冷却,形成一层冰冰的内衣,让你瑟瑟发抖。

你可能会说,零下10度,20度,30度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想区别就是对生命的威胁,以及身体失去热量的速度。 在极度的寒冷中,连上厕所也是一种考验。 我从来没有如此羡慕男人,他们有外挂,而不是内置系统。 而之前关于拍摄的计划也没有完成,因为拿出照相机的一会儿就足以把手冻僵,冻得生疼。 打劫帽虽然难看,但是一脱掉脸就受不了。 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采取了一种较好的避寒方式—全身龟缩在羊皮军大衣下面。

其实我们平常苦中作乐能力是很强的,不过由于两匹马之间隔着一定距离,我们俩牛的交谈时间局限于下来走路时。 我们只会4句哈语—你好是“甲克瑟”,再见是“好石”,谢谢是“阿拉赫么特”,马是“阿”,而马夫们也只会简单的汉语,所以我们也无法进行深度的对于世界局势的探讨。我只好成为我自己的娱乐中心—不顾歌词曲调地哼唱各种中英语歌曲,越离奇的歌越能让我暂时忘却那麻木的四肢。我还自编了一首流行歌曲 – 痛苦是好的,好就是痛苦的,痛苦是快乐,快乐就是痛苦,痛苦是一切,一切是痛苦,痛苦是不敢看表因为你离温暖还有好几个小时,痛苦是外冷里热, 痛苦是感觉不到你的脚趾,手指。 蜗牛更是胜我一筹,创作了大型史诗一首—

美丽的雪原我的家,这里的冰雪终年不化,

美丽的雪原我的家,积雪都有一米八

美丽的雪原我的家,平均温度零下二十八

美丽的雪原我的家,我差点翻到了山底下

美丽的雪原我的家。。。。。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当个人卡拉也变得有些无聊时,我开始作白日梦,想象夏天的澳大利亚海滩,冲浪者的光脊背,穿吊带背心的女孩,高跟凉鞋与水果冰激凌。 一面想象一面转动脚指头—起码我得保住它们不被冻掉才能穿高跟凉鞋啊.

我们的需要是那么的基本—温暖。 在这里,钱,高级相机,名牌时装都是无用的,蜗牛一度居然想扔掉器材,把双脚放进乐摄包中温暖一把。

夜晚来临,鬼哭狼嚎的风声,清冷的月光,无尽的山路,而当我正觉得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折磨了,马应声停了。难道9个冰冷的小时居然就这样过去了? 我们停在一间牧民的小木屋外,这里可供住宿。上路之前朋友们曾说,带睡袋吧,比较卫生。 其实当你冷得几乎开始产生幻觉时,见到房子就会进去住,见到被子就会拉过来盖的。 马夫敲门好一会儿—没有回应。 一个可耻的念头冒了出来—就是撬门,我们也得住在这里。 终于有人开门了,原来主人已经睡了。 不过看见发抖的我们,他们全家爬起来张罗奶茶,蒸馍馍,炒马肉。 连7岁的小娃娃,也被爸爸从温暖的土墙边上被抱开,为了让给我“化冻”。 我不顾一切地抱着发热的土墙,身体开始恢复知觉时,我明白了幸福的滋味。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12月27日 最艰难的一天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伴着星光启程,2个小时仅前进4公里以后,由于担心我的承受能力,蜗牛问我是否放弃—打道回府算了。 我想,那岂不是昨天的苦白受了? 还是继续吧。

中午在贾登峪的贝里卡家喝了奶茶后,向34公里以外的喀那斯挺进。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段路走了10个小时。 途中伴着潺潺河水的声音与脚下吱吱呀呀的踏雪声,雾气,雾凇,月光,星星,美不胜收。再次验证了“最美丽的就是最艰苦的”这句话。

随着夜晚温度的下降(接近-40度),逐渐我开始盼望听到马夫的卷舌“得尔”—让马停步的命令,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停了,无论是喂马,他们方便,还是到达了一个休息站。 漫长的路途中,任何中断都是让人精神一振的。

我们到达时已经午夜时分,在喀那斯村,我们的眼中可住宿的地方非常的多,(只要是烟筒冒着烟的)看见各种招待所,私人包租的小旅店,冰透了的心里开始温暖起来。我们来到一个叫“大汉”的牧民家中,可是我们的马夫却犹豫不决到底哪一家最便宜,哪一家马的饲料最充足。这时我们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 脱了外衣就想上床,哪怕一分钟也不想回到酷寒中了。 最终他们住在一个也可以给马儿住宿的地方。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晚餐未吃!

12月28日 东方的瑞士--喀纳斯湖

早餐未吃!

去过喀纳斯的人以及喀纳斯的居民喜欢极尽赞美她的春秋景色。 几乎每一个人都对我们说“你们应该6-7月或者9月来”。 也许这里春季,花草繁密,漫山遍野;而秋天层林尽染。 但是在严冬,这白雪皑皑的群山间,笼罩着薄雾的喀纳斯湖宁静神秘,村落静谧安祥,一切如同梦幻中的仙境,没有游客,没有色驴,没有拉客骑马的商人, 没有垃圾,没有噪音。你会更加强烈地领悟到喀纳斯被称为“人类最后一片净土”的含义。当我们看到清晨的喀纳斯美景时,觉得受冻受冷都是值得的,足以消除我们这两天跋涉的疲劳。 万道霞光仿佛透过柔光镜照来, 雪山、白桦林映衬下的喀纳斯河上升腾着一缕缕水气。 厚厚白雪堆积的石头象极了一个个胖嘟嘟的蘑菇,袅袅炊烟从牧民的小木屋轻悠升起。

观赏喀纳斯湖要经过一条四周都是参天柏松的栈道。四周静无一人,柏松宽阔的枝叶上堆积着层层的积雪,时间停止、呼吸屏息。长长的水上码头同样是笼罩在一种特别的静谧中。 湖边的各种旅游设施都贴着十月份的封条, 等待开春后游客涌入的喧哗。我们的向导说去往观鱼亭的路已经被封,不过我们也不是那种木然参观型游客(即只追求到有名景点一游者) 。

中午我们回到昨晚住的“大汉”家。 要了两个菜,象网上介绍的一样,25元一个,“大汉”能干的老婆从碗柜中取出那金贵的白菜切了少许,又从室外冰窖中拿来熏干的马肉,以及储藏的洋芋。 她一边在灶台前忙着,还一边哼着哈萨克小曲儿。 墙上挂着的冬不拉让我们感觉终于在不苟言笑的哈族人中找到了音乐爱好者。 在这种天气里,人的胃口惊人的好,而且有热饭吃就感天谢地了,因此那一脸盆米饭,两海碗的炒菜很快就见底了。

下午为回程去买鞋和毡袜,我36码的脚套上毡袜再塞在42码的大头鞋里甚是滑稽且别扭,路上遇到友好的边防战士和指导员,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对我们冬季的喀纳斯之旅表示不解。

喀纳斯接近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没有电讯,自己的水电站只有夏天发电,所以我们吃了几天的烛光早餐,晚餐。当地居民以哈萨克、蒙族人为主。蒙古族的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与哈萨克语族相近,因此图瓦人均会讲哈萨克语,据说当年成吉思汗帅军西征,蒙古族的老弱病残士兵都被留在了水草肥美的喀纳斯,于是这些古老图瓦人部族就在此繁衍至今。 而哈萨克人从事畜牧业,哈萨克族男女都擅长骑马,所以哈语里的马就是“阿”。

饮食:当地人以马肉、奶制品为主,主食有拉条子,炸的油角子,揪片子,馍馍,也有米饭。 蔬菜主要从布尔津运来,比较贵而且局限于洋芋/白菜。

虽然我们观摩了“大汉”的老婆那精彩的拉条子表演,但是睡意迫使我们早早就躺下了。以至于错过了途中唯一一家电灯电视欣赏时间!(晚上8点-10点为自有发电机供电时间)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晚餐未吃!

12月29日 流星之夜

中午又来到贾登峪的贝里卡家吃午餐。 这次受苦受难的旅行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二,我们的需要仍然朴素--烤火,热茶。 贝里卡的太太为我们做米饭炒菜,我们的外衣放在暖气片上烘着,蜗牛也为我的伤口换了药—来到这样的冰天雪地,却被烫伤,想来也有些黑色幽默。 而且要不是方便时被蜗牛看见了,我自己还不知道呢—想必是被挂在胸前的手炉烫的,而多层的衣物加上寒冷带来的感觉迟钝,使得这些血泡两天后才被发现。 说实话,在冻得实在难以忍受时,我曾希望那该死的手炉能够自燃爆炸,这样起码我能死得暖和一点。

今天蜗牛在雪地嘘嘘出一个悉尼歌剧院的轮廓。 他还没有画到海港大桥我已经大笑不止了。在这里你只能笑。 因为你还活着, 手脚都在, 就要笑。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已经连续几天深夜才抵达目的地,所以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晚上9点钟马就停了,马夫拍了拍我缩在军大衣的身体,告诉我已经到了石头房子。 今天住宿地方的主人是27岁的林场工人佳纳奇,由于林场曾有过大量的外来工人,他的汉语颇为流利。 虽然没有电(发电机坏了),但是他家里有卫星电话,还经营着一个“商店”,其实就是一个上锁的碗柜,里面有烟和酒供附近的一两个居民购买。 佳纳奇的妹妹在哈萨克斯坦读书。 他的母亲为我们做了“那仁”,也就是马肉揪片子。 我们就着揪片子和一些过期了的瓜子,喝了一瓶5块的哈纳斯大曲,倍感温暖。

12月30日 最休闲的一天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上山前,我们曾担心时间不够,或者会有突发事件,其实马爬犁子是最可靠的交通工具。 马不会滑,不会坏,时速虽然是让人发疯的3-5公里,但是从冲呼尔到喀那斯一共就是两天的路—没有例外。来的路上,沿途风景虽然极其美丽,但并未让我们频繁的停停走走,不是说不能随叫随停,而是极度的寒冷使人只想赶在天黑前(虽然没有实现过)抵达下一站。

而下山要轻松许多,因此今天我们天亮后才上路。 这是分外晴朗的一天,蔚蓝的天空明净而悠远。 没有穷尽的白桦林。 白雪近看似砂糖,远看雪坡象奶油。 我们的心情无比的轻松,干脆下来走路,在雪地上随意玩耍—冲坡,滑雪。 路越来越宽敞平坦,马儿也认识是归途,所以跑得甚欢。 在离冲呼尔不远的山坡上,我们居然遇到了交通堵塞—拉马饲料,拉木材的爬犁子,马背上的哈萨克人。 这时手机也有了信号,当和弦的铃声响在爬犁子上时,我们感觉好像才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回到现实生活来。 在马爬犁子上,我们透过打劫帽的窄缝,眯着眼看着阳光穿过桦林的树枝,滑过雪地,滑过脸颊,缓缓地向后退去。。。

后记

出冲呼尔不远,我们包的夏利车就在一个风口让积雪堵住了,积雪和湿泥让车不停地打滑,必须上防滑链才能脱险。 推车时觉得,马爬犁子还是有优势啊。

大盘系列,抓饭,各种馕,烤羊排、腰子,烤全羊(32元1斤),揪片子,拌面(一般是8元一大盘),烤包子, 缸缸肉(其实就是放在陶瓷缸里的清炖羊肉加萝卜),馕坑肉(在馕坑里烤的羊肉串),馕包肉 (一大块羊肉与汤泡着馕)

哈萨克风味:马肉、炒羊杂、那仁(就是马肉揪片子)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因为西北人口味重,所以川菜在乌市非常流行。 我们在二道桥市场购买了一些民族产品。包括干果和有名的“阿卜杜拉”馕。知道机场允许托运鲜羊肉,因此我们扛了一只羊腿回上海。

新疆话101

皮牙子 (洋葱)

口里的 (来自其它省的)

勺子 (250,比如我们)

“荡”车 (打车)

照片见http://www.snailplace.com/snailplace 驴友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