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印象——序1
初到越南时,站在芒街的路口,我感到一切都很新鲜。
繁杂的街道,喧闹的人群,横冲直撞的摩托,身材窈窕的女子,拥挤的河道,灵巧的小艇,外貌相近却又气质不同的人们……这一切都象不经意的鼓点,准确而又迅速地敲击在我那颗好奇而又渴望的心上。
一切都那么新奇,真恨不得把见到的都记录下来,用照片,用文字。
然而把这一切组合起来却不能成为游记,或者说,不能成为我旅游中真正留下的东西。这种新鲜感固然有趣,却不长久,它离我希望触摸的真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想起来真是矛盾,这种新鲜感是那么的可爱!就象一阵清凉的风,它轻抚过我的皮肤,唤醒了我所有的触觉。那些奇异的色彩,有趣的习俗,别样的人们,想起来都会低头窃笑。它给了我那么多旅游的乐趣,但到头来,我却要抛弃它!
但这也许是必须的。旅游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被新鲜感唤醒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不断地克服新鲜感的过程。新鲜感使我们对世界保持着最初的好奇心,但沉迷于此,无法使我们对眼前的对象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它就象夕阳在水面的反光,漂亮,迷人,却不真实。在色彩艳丽的浮光掠影之下,我要发现水底下真实的世界。
那是爱,人性,痛苦和灾难。
然而当我努力下潜,却遇到了障碍。
这便是语言的隔阂。
这里几乎没有人说英语,偶尔能说的,也只是几句简单的日常会话。要谈到交流思想,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仿佛活在一个水底的大玻璃箱中,周围的一切历历在目,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都如此的清晰。但是,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在想什么?我却一无所知。隔着水,我只听见咕噜咕噜的声音。
这真是一场悲剧。
也许是我要求太高了。事实上,和旅游者在一起,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欣赏这个国家;又或者,参观这个国家的历史,以一个考古学家的身份来阅读这个民族,都会相对容易些。
但这不是我想要的越南,我的越南不是没有人类的自然,我的越南不是没有现实的历史。对我而言,只有眼前的人,眼前的社会,才是有意义的。
但要到达这样的理解却很难,尤其是一个外来者。我显然低估了语言隔阂的杀伤力,我原本以为对于这样一个有相当文化渊源的国家,理解起来会相对容易些,没想到语言的障碍却是如此严厉地封杀了一切的可能。若早知如此,在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之间,我倒愿意两害取其轻者,选择一个英语国家作为我第一个出国旅游的目的地。
但很多时候,我相信上天这样安排自有其深意。它封住了我的嘴,捂上了我的耳,或许是要我更多的用心和眼睛去观察这个陌生的国家。
而且,我还有时间,我还有时间去寻找打开这个国家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