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辛亥革命与游民社会所谓秘密社会,就是指存在于民间的各种秘密结社活动,多以“社”或“会’相称。首先,秘密社会与民间结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各种结社的互助方式,就为秘密社会所吸收,采纳。其次,秘密社会又...查看完整版>>
辛亥革命与游民社会
02.
华北游民社会与义和团运动19世纪后期,全国各地天灾频仍,华北尤甚,社会上出现数以万计的流民或半游民游食者。他们除聚集沿海商埠码头、京师、各省省城和水陆交通沿线的城镇之外,还散居在内地广大农村,生活艰难,生业难求,过着朝不保夕的...查看完整版>>
华北游民社会与义和团运动
03.
略论辛亥革命前夜的晚清社会1644年,一个年仅6岁的顺治帝福临,由孝庄太后抱着入主皇宫,开创大清基业;267年后,又是一个6岁的宣统帝溥仪,由隆裕太后抱着退出皇宫,结束了大清王朝。历史是如此捉弄爱新觉罗家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必...查看完整版>>
略论辛亥革命前夜的晚清社会
04.
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动员——以 排满 宣传为实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经强调指出:“夫中国专制*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可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1)]革命发...查看完整版>>
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动员——以 排满 宣传为实例
05.
论辛亥革命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19世纪上半期,西方现代文化伴随着炮火大规模涌入中华国门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逐步出现了裂痕,作为精神文化深层结构的国民性问题也逐步进入人们研究反省的视野,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终于形成一股颇有影响的...查看完整版>>
论辛亥革命前的改造国民性社会思潮
06.
辛亥革命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社会动员在民国初期的5年中,全国出现了107个经济团体,形成了一个空前的高潮。这是社会各界在辛亥革命为之奋斗和开创的民族、民主和民生主义精神鼓舞下兴起的。经济团体的勃兴体现了辛亥革命的社会动员作用。辛亥革命的这一...查看完整版>>
辛亥革命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社会动员
07.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沈渭滨 长期来,由于社会史研究的偏废,史学界对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整合研究是很不够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的论著,丛集在*史方...查看完整版>>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08.
上海滩的“游民王国”覆灭:肃清“哈尔滨大楼”解放军兵临城下之际,在上海的哈尔滨大楼,几千灾难民、无业游民、小商贩、小偷、流氓、恶霸、土匪等汇集于此,里面帮派横行,各种势力纠结,是大上海闻名的“游民王国”成为那个时代大上海的缩微景观。 ...查看完整版>>
上海滩的“游民王国”覆灭:肃清“哈尔滨大楼”
09.
黑社会演变史:游民发展而来最早出现于明朝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重庆打“黑”的新闻报道屡屡见诸媒体,在官方口径中,此“黑”并非***之“黑”,而是指向“***性质犯罪组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王学泰研究员看来,这些犯罪组织的确还远远谈不上...查看完整版>>
黑社会演变史:游民发展而来最早出现于明朝
10.
北洋军阀出兵外蒙:中国版图在辛亥革命后的顶点(1)徐树铮立马库仑 “购我头颅十万金,真能忌我亦知音”--徐树铮 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有一次鲜为人知的军事行动,那就是北洋军阀政府的出兵外蒙和西伯利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苏俄一片混乱,...查看完整版>>
北洋军阀出兵外蒙:中国版图在辛亥革命后的顶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