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论晚清新政时期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经济思想之一。它萌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是在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刺激下,适应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倡导者以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等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派为主,...查看完整版>>
论晚清新政时期的重商主义
02.
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一、19世纪50-60年代中央集权体制危机和洋务新政的发生中国自秦以后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到清代,中央集权体制已形成“内外相维”的结构模式,即所谓“部臣守经”、“疆吏达权”(p1296),内...查看完整版>>
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
03.
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清末新政时期的民变,素来被称为民众对清政府的反抗行为,然而,如果我们从“革命史学”走向社会史学,却可在“民变”中发现无比复杂的历史内涵。本文以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为切入点,试图解析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查看完整版>>
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
04.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的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二)三、 地方督抚人事变迁的统计分析本节通过对清末新政时期各省督抚任职的基本状况进行数字统计,包括任职人次、任职背景、在职年龄、任期时间、任职频率与离职原因等方面,以期分析该时期地方督抚人事变迁的一般情形。...查看完整版>>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的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二)
05.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的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一)关于晚清地方督抚的群体研究,以往学术界已经有了一些重要成果。 这些论著,多就嘉、道、咸、同、光、宣整个晚清时期作较长时段的综论,对于认识督抚制度在晚清的演变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基础。本文拟在此基...查看完整版>>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的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一)
06.
清末新政时期的立宪论争及其现代启示筹备立宪是清末现代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环绕着中国是不是应该推进立宪*这一问题,在清末新政中出现了持续的激烈的论战。本文通过考察清末立宪派与立宪缓行派之间的论争,来揭示中国立宪*所面临的内在矛盾。对这...查看完整版>>
清末新政时期的立宪论争及其现代启示
07.
清末新政时期的实业政策与措施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加速扩张,民族危机空前深重,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也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查看完整版>>
清末新政时期的实业政策与措施
08.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一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满清王朝蒙受了奇耻大辱,慈禧太后匆忙率领清朝皇室“西狩”。在严重的内外危机面前,两年多以前镇压过戊戌变法的清朝最高统治者也不能不痛定思痛,极感变法维新的必要,于是被迫祭出...查看完整版>>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09.
试论清末新政时期政区变革的几个问题中国的疆域版图在清代已基本上确定;与此同时,国内政区也已大致定型,只有一些较小的变动。(注:据考证,清前期已有25个一级政区: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查看完整版>>
试论清末新政时期政区变革的几个问题
10.
清末新政时期的农业改革振兴实业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时期经济改革的研究,论者大多侧重于工商业的发展,未对农业改革给予应有的重视。与清末工商业的发展相比,农业改革取得的成绩虽很有限,但改革本身体现的价值却不容忽视...查看完整版>>
清末新政时期的农业改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