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变以后,明王朝开始衰落。明英宗以后的几代皇帝,都昏庸腐败。他们不可能吸取王振误国的教训,一味依赖宦官。宦官专政的局面越来越严重。明宪宗朱见深(英宗的儿子)在位的时候,宦官汪直专权,在东厂以外,又
(1454—1530)明镇江丹徒(今属江苏)人,原籍云南安宁,字应宁,号邃庵,石淙。成化进士。弘治末巡抚陕西,选卒练兵,加强战备。武宗立,受命总制三镇(延绥、宁夏、甘肃)军务,加强边防。以不附刘瑾
近些年来,北京吃涮羊肉的人是越来越少,倒是各种烧烤反而大行其道。这一下可乐坏了那帮哈韩哈日的年轻人,哈韩的说烧烤起源于汉城,哈日的则说烧烤起源于东京。哥儿们心说真是一帮无知的人,像我这样精通历史的
(1451—1510)明宦官。本姓谈,依刘姓宦官以进,冒其姓。陕西兴平人。武宗即位,掌钟鼓司,以旧恩得宠,由内官监、总督团营升至司礼监太监。党羽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又设内行厂,缉事人四出活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
在刘瑾毫无防备的时刻,以他始料不及的方式。 那是正德五年(1510年)的八月二十五日,一个与平常并无不同的秋日早晨。天空依旧纯净而蔚蓝,和50多年前他初入宫的时候一模一样。可一眨眼,
刘瑾 明武宗朱厚照 明朝的宦官以专权而著名,最贪婪专权的是号称“立皇帝”的刘瑾,他当权共五年,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正应了那句话“多
刘瑾本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姓谈,生于兴平(今陕西兴平县),自幼净身,做了镇守太监刘顺的义子,因此改姓刘。明英宗天顺(公元1457-1464年)初年刘瑾入宫。虽然后人难以找到记述这位小太监生活的直接史料
一、明代宦官刘瑾编辑本段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
1505年,明孝宗弘治皇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朱厚照继位,年仅15岁,是为明武宗,史称正德皇帝。父亲给他留下了三位顾命大臣——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可是15岁的小皇帝最信任的却是号称“八虎”的八位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