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捷克的SA Vz.58突击步枪(4)

导气装置
枪是闭膛待击。当枪击发时,导气活塞后坐并撞击机框,机框在进行了大约 22mm 的自由行程后,闭锁卡铁在机框上的开锁斜面作用下,向上摆动而脱离机匣上的闭锁凹槽,由此枪机开锁,同时起到预备抽壳的作用。然后枪机组整体开始向后运动,抽出空弹壳,然后在抛壳挺的作用下抛出弹壳。当枪机组复进时再往膛内推入一颗新弹。当枪机复进到位后,机框闭锁斜面迫使闭锁卡铁向下摆动,闭锁凸笋进入机匣闭锁卡槽,此后机框继续复进,走完闭锁后的自由行程,使机框下平面挡住闭锁卡铁限制面,闭锁动作确实完成。
由于枪机组的两个运动导轨的间距较大,因此增大了机框带动枪机的力矩,使机框的能量损耗加大,影响机构动作可靠性。机框带动枪机是通过中间件闭锁卡铁来实现的,在复进时产生楔紧现象,加大摩擦阻力也影响了机构动作的可靠性,此外在推弹过程中当枪弹脱离抱弹口后易被卡在枪机导轨的下侧,增加了推弹阻力,这又是一个影响机构动作可靠性的原因。我国在 1980 年代曾对众多外国轻武器进行过广泛的对比试验,在对 Vz58 突击步枪进行浸河水试验时,每发都出现复进不到位的故障。
在该枪设计上有一个勤务性方面的缺点,如果缺了闭锁卡铁就无法闭锁,但 Vz58 突击步枪却能在没有闭锁卡铁的情况下进行结合和发射,而且当枪在不闭锁的情况下射击就会发生严重事故,所以士兵在分解维护后重新结合步枪时要非常小心。
Vz58 的击发机构为击锤平移式(或称为击锤直动式),这种设计也不同于常见的击锤回转式设计。击锤为一中空的钢管,内内击锤簧和击锤簧导杆,导杆固定于机匣盖上,并与复进簧相平行。击锤与机框相连接,机框后座时带动击锤一起后座,机框复进后击锤则被挂在后方,待击发时阻铁下降解脱击锤,在击锤簧力作用下击锤单独沿机匣导轨向前运动,撞击击针。尺寸较大的圆柱形击针并没有弹簧,由拉壳钩尾部凸笋限制在后面,使其不能从枪机内的击针孔中脱出。击锤平移式击发机构的优点是射击时产生的跳动小,有利于提高点射精度,有一种说法是 95 式突击步枪独特的击发机构就是受 Vz58 的启发而自行研制的,虽然结构不同,但原理是相似的。
板机组的整体设计相对地简单,而且只有很少的活动部件。由(击发)阻铁、单发杆、连发杆(连发阻铁)、扳机、快慢机、组合片簧及定位片簧组成,并通过扳机轴、阻铁轴和快慢机轴连接在机匣上,再由定位片簧限制各个轴不能脱出。单发杆和连发杆系并排置放,但单发杆靠前 1.6mm ,连发杆则与不到位保险阻铁相连,只有在机框闭锁确实后,保险阻铁才能顶起连发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