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米老鼠——挪威海岸打捞神秘二战德制 Fw 190 坠机记(2)
本篇故事讲述一群军事历史爱好者与挪威海军联合打捞一架沉积挪威海岸 60
米深的水下的德制 Fw 190
战斗机的故事,解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1995 年,在整个欧洲,美国和全世界人民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0
周年时,航空史研究爱好者 Martha Ekerhovd 得知一架二战期间的德国战斗机坠落在挪威 Solsvik
海岸,强烈的好奇心和使命感催促自己在这架沉积了多半个世纪的水下战机彻底侵蚀瓦解前将飞机打捞出水。
他仔细询问了自己的叔叔 Johannes Misje 和叔叔的朋友
Jakob Langeland,他们早在 1943 年就已经从目击者那里得到过的相关信息和证据。Martha
联系到另一位同样专业进行航空历史研究的爱好者 Svein Ove Agdestein 和他的朋友 Halvor
Sperbund,Ivar Nordland
加入他的寻找队伍中。与此同时,由另一个同样钟情于寻找二战坠机的小组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寻找工作,平且根据他们的水下探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资料和成果:在距离
Herdla 岛的机场附近海域发现了一架坠落海底的 Fw 190,在 1995 年水下的探询后,基本确定是一架德国空军 Fw
190A-2“黄
16”号坠机,于是可谓“志同道合”的两个从事水下探询二战德国坠机的搜寻小组相互起来联合进行资料和技术的帮助,一同进行打捞工作。
探寻工作的小组已于 1995 和 1996
年进行了初次的搜寻,但搜寻工作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的结果,接下来的 2004 年的搜索也没有得到任何结果。直到 2005
年夏季,搜寻小组得到了挪威海军的帮助,他们派遣了一艘名为“Tyr”号的搜索船协助探询工作,“Tyr”号的搜索船使用声纳系统,基本确定了一架德制
Focke Wulf 坠落在位于水面下 60 米深的狭长海底。2005 年 5 月 11 日,Langemura 和 Little
Verona 进入临近 solsvik 的坠机海域,秘密的进行了水下勘查,为打捞坠机做了细心的记录。
一段悉心的打捞准备
为了这项庞大的打捞计划,“黄
16”号坠机打捞组在申请打捞许可和得到挪威政府的正式授权后,由 Herdla 博物馆监督打捞的整个过程。
从 2006 年 5 月至 6
月中,一艘挪威皇家海军的船只加入到打捞工作中,并由皇家海军潜水员学校参与必要的打捞援助工作。担任海底工作的潜水员在认真听取了的搜寻小组的基本掌握的资料讲解后进入坠机水域,开始正式打捞坠机前的探访。初次探询,潜水员们带回了一些被海水和水生物侵蚀的飞机金属残片,同样也打捞出水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