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米格-23(MiG-23)系列战斗机评析(17)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米格-23

方向舵上方的凸起为雷达告警接收机天线

ARL-SM

半自动引导系统也称“兰天-M”,用于飞机起飞达到一定位置后接受地面指挥所的指挥,该系统可使地面控制员控制飞机的飞行状态和航向、进行导弹预热和打开飞机发动机的加力、提供敌机和载机距离等。载机先根据引导指令进入敌机后半球并到达雷达可以捕获敌机的阵位,一般在载机距敌机

36 千米时引导工作结束,由飞行员打开雷达进行瞄准和攻击。在整个引导过程中载机雷达仅处于预备接通状态,因此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攻击的隐蔽性。

不论是米格-23MS

还是其它型别,其航电设备大多都采用电子管和晶体管混合元件,导致设备体积、重量大和耗电量大,这也是苏制飞机一直落后于美国的地方;但是这些设备毕竟装到了飞机上并实现了其应用的功能,这说明苏联设计师很善于进行系统综合。

机载武器系统

米格-23 的固定武器是一门 GSh-23L 双管 23

毫米加斯特航炮,安装在前机身正下方、进气道唇口后约 250 毫米。炮重 52 千克,备弹 200 发(总重约 34.8 千克),射速每分钟

3,200~3,400 发/分,弹丸初速 715 米/秒。具有不限时射击(4 秒内打完全部弹药)和 0.3 秒限时射击(每次发射 16 发左右)两种射击方式。

米格-23 使用的

GSh-23L 航炮

米格-23 最大外挂载荷为 3,000 千克,其中最大载弹量为 1,600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7页/共25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