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0 战斗机全史(4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从 1953 年到 1957 年,IAPO 参与了著名的伊尔-28 前线轰炸机的生产工作。这种前线轰炸机大量装备前社会主义国家并一直服役到今天。五十年代末开始,IAPO

组装生产出第一批安-12 中型运输机,这是 IAPO 生产过的最大型飞机,与此同时还生产富有传奇色彩的雅克-28 多用途飞机。1961 年以后,安-24 支线客机开始在 IAPO 投入生产,这种飞机曾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东方集团国家,中国在这种飞机的基础上生产出运七型飞机。不过在 IAPO 产量最高的是六十年代末开始生产的米格-23UB 战斗教练机和米格-27 攻击机。一直到 1985 年,IAPO 总共生产了近 800 架米格-23/27 飞机。作为远东地区的飞机制造厂,IAPO 自进入喷气时代以来几乎参与了前苏联所有主要设计局的机型生产工作,这在前苏联的航空系统中是相当罕见的。这也证明了 IAPO 有着极强的转产和适应能力。

从 1986 年开始,IAPO 转产苏-27UB 战斗教练机。这一年的 9 月 10 日,IAPO 制造的第一架批生产型苏-27UB 的检验飞行由 IAPO 的试飞员布拉诺夫和伊万诺夫完成。之后 IAPO 就作为苏-27UB 的专门生产单位为空军和防空部队生产这种大型战斗教练机。在苏联解体后,苏-27 被允许出

口。IAPO 也参加了向外国军事订购人提供苏-27UB 战斗教练机的生产工作。

IAPO 生产的苏-27UB 在飞行实验中

与 KnAAPO 有所不同的是,虽然巴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本人曾经在 IAPO 工作过,但该厂在苏-27UB 之前没有生产过任何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飞机。也没有参与过苏-27 的研制过程和样机的生产制造。只是为了保证 KnAAPO 首够完成军方苏-27 的生产任务,苏共中央政治局和部长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就想当然地将苏-27UB 的生产工作调到了 IAPO。从历史条件上来说,IAPO 远不如 KnAAPO 和苏霍伊设计局之间的关系密切。再加上 IAPO 本身有一定程度的研制能力,这为日后 IAPO 和苏霍伊设计局之间因苏-30KN 造成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第一页    上一页    第46页/共51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