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拷贝!——初教-6(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初教-6A(左)与雅克-18A 注意起落架、垂尾和蒙皮区别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多数西方人士坚信(有些现在依然坚持)中国除了能仿制前苏联的航空装备外不具备自主设计能力。在朝鲜战争期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装配

MIG-15 时(编者按:我国有大修 MIG-15 的能力,但没有生产过也没有使用前苏联的零件自主装配过该机),这种观点就开始形成了。在随后的一个“五年计划”里,中国开始仿制

Yak-18 (1954-1958 年间共生产 379

架),供空军和民航(CAAC)使用。仿制后的该型飞机被命名为“初教-5”(CJ-5)。同一时期,为里建立航空工业,中国开始在自己的大学中培养年轻的工程师。Mr.

Azhou Zhang—一位在英国接受教育的工程师—开始领导中国的静力试验。1954 年 5 月,这一项目在 CJ-5(Yak-18)上进行。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14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