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隐身战略轰炸机
B-2隐身战略轰炸机
有“灰色幽灵”之称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于1988年11月2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棕榈谷空
军第42工厂首次公开亮相。它是由美国诺思罗普公司经过 10 年秘密研制而推出的一种崭新气动
外形的轰炸机。 如果不是人们亲眼所见它飞行, 很难想象它是一架飞机。它没有机身、没有前
翼、没有平尾,也没有立尾, 从上往下看, 如同一个巨大的后缘锯齿状的飞镖或飞翼。
B-2 轰炸机为了达到隐身的效果,采用了先进的翼身融合体布局,电传操纵系统,两台推力
为8600公斤的 F118-GE-100 涡扇喷气发动机置于左右机翼上部,进气口的上唇呈M形,进气道呈
S形,压缩器不外露,尾喷口低于进气口,位于机翼后缘上方,并采用 V 字型二元喷口,从而避
免了地面雷达的直接照射和减弱了空中预警机探测雷达的回波,加上飞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和吸
波性涂层,使飞机对雷达、红外线和可见光均有隐形能力,据计算B-2隐身轰炸机的雷达反射截面
积仅为0.1平方米,是B-52轰炸机的千分之一。
B-2轰炸机机长21米,翼展52.4米,机高5.18米,最大起飞重量136000公斤,作战半径8000公
里以上,可携带短程攻击导弹,先进巡航导弹和各种重力炸弹,最大载弹量 18000 公斤。由于该
机使用的发动机不带加力装置,故只能亚音速飞行,航程在11120公里以上。
美国前空军参谋长拉里D.韦尔奇认为, “ B-2 具有突防轰炸机全部最好的特性,它航程大、
装载重,能在各种高度突防、 投弹准确、可靠性好和易于保养。”然而,这种轰炸机也并非完美
无缺,采用大量复合材料的同时,也剥夺了金属外衣对电磁辐射的屏蔽作用,各种机载设备处于各
种电磁波的直接辐射之中,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电传操纵系统等极易遭到破坏。加上飞机需要采用
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多种先进技术,飞机的造价十分昂贵。美国从最早采购132架降到 75 架,
如今已降到20架。尽管如此,采购费用也高达444亿美元,平均单价为22.2亿美元/架,无法形成批
量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