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运-11
细品运-11
摄影:威猛
运-11 是我国哈尔滨飞机厂研制的一种轻型双发多用途运输机。哈飞于 1974 年 4
月提出设想,1975 年 1 月开始设计,1975 年 12 月 30 日运-11 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运-11
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试制,当年上天的目标。1977 年 4 月 3 日设计定型投入生产。
运-11 原型使用两台美国大陆公司 TSIO-550-B 活塞发动机,后改用两台活塞-6
甲发动机,单台功率 285 马力,载客人数 8 人。装双桨叶 J9-G1 金属螺旋桨。发动机类型是区分运-11 和其发展型号运-12 的最大特征。B
型上换装涡桨发动机,与运-12 在外观上的区别很小,主要是机头形状有所不同。
运-11 定型后交付了 41 架,中国飞龙航空服务公司接受 14 架,新疆“军垦农航”10
架,后停产。曾先后用于飞播小麦、水稻、农业施肥、除草、灭虫、绿化草原、地质勘探、空中照相以及支援短途运输、旅游、考察丹顶鹤和东北虎等野生动物等各项作业。该机低速性能良好,座舱宽,视野好,起降要求低,使用维护方便。1980
年 5 月 23 日,在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下,哈尔滨飞机厂组建了运-11 飞机农业航空服务队。
在具体设计上,运-11
采用双发、上单翼带撑杆、单垂尾、固定式起落架布局。矩形机翼为双梁斜撑杆式结构,翼形 NACA
4412。前缘装有可自动打开的前缘缝翼和同后缘襟翼连动的襟副翼。采用圆角矩形截面机身,舱内布置了 4
个双人折叠板椅。板椅收起后,可以装货。大小两扇的货舱门在货舱左侧左侧,舱内有 8
个有机玻璃窗口。采用梯形单垂直尾翼和矩形反弯度翼型水平尾翼。舵面同时采用轴式补偿和角式补偿,便于驾驶。升降舵和方向舵采用布质蒙皮。前、主起落架不可收放,均为支柱式,有油气减震器,适于在简易土跑道或草地上起落。主起落架采用低压轮胎双轮。机翼内共装有四个金属油箱,重力供油,在左右发动机舱内各安装
1
个金属消耗油箱。飞行员采用Y柱形结构的盘式双操纵,脚操纵采用前后位置可调整的四联杆机构脚踏板。电动机械混合传动襟翼和副襟翼,舵面由软硬混合式机械传动控制和,升降舵和方向舵的调整片采用电动机构传动。冷气系统供发动机起动和主起落架刹车用。电源系统为
2 台 ZF-15 直流发电机和 1 个 12HK-30 蓄电池,交流电通过 GBL-250 单相变流机和 SBL-40、SBL-125
三相变流机供电。机载设备包括各种仪表、GT-1 超短波电台和 WL-7 无线电罗盘等通讯领航设备。可加装装有 1 个粉剂和液剂共用的玻璃钢药箱,容量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