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为什么叫左宗柳?
左宗棠为什么叫左宗柳?那些柳树被称为“左公柳”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是清代晚期闻名的儒将。左公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绿树有着非凡的偏爱。他率领的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寥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左公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并且制定保护树林的措施,严加执行。据左公自己记载,光是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止,种活的树就达26.4万株。自古河西种树最为难事,可是在左公倡导督促下,泾州以西,竟然形成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清朝大将杨昌浚到新疆筹办军务时,在河西走廊和新疆沿途看到杨柳成荫,得知这一浩大的功绩是左宗棠作为后,遂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大将筹边尚未还,潇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如今在西汉酒泉胜迹景区内,还有一棵三人才能够合抱的左公柳。这棵粗大的垂杨柳虽然皮爆体裂,疮痍昭昭,然而却苍劲虬韧,铁骨铮铮,每到夏秋时节,绿荫匝地,显示了固守绿洲的顽强生命力。这样的左公柳今天已经不多了,但在嘉峪关、玉门镇和瓜州县,还是可以寻到的。左公柳的树种均为旱柳,树围3~4.5米,树高达10~20米。这是河西地区春天返青吐绿最早、秋天落叶最晚的树种。今天酒泉所能够见到的树木中,除了胡杨树,旱柳不仅树龄很高,而且轻易存活。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w=%cb%bc%cf%eb%d5%df%c1%aa%c3%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