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手中的“法宝”:走近消防特勤装备消防特勤装备大揭秘(6)
还有在海上救援时,常常会遇到大风大浪,船只无法靠近落海人员,这抛投器就很有用了,轻轻一按,绳子就到了对方的身边。据专家介绍,这种抛投器配有抛射角度仪,可以准确抛射向目标,它不但可用于海、河、湖、江等水上救援,还可以用于山崖高楼等复杂地形的救援。
消防机器人和消防员并肩作战
在成都消防支队特勤二队还有一种名称为“陆虎60”的排烟机器人,它是地铁火灾的克星。据成都消防支队特勤二队代理排长王建介绍,在以前的外地地铁火灾中,普通消防车辆难以直接进入扑救,极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为此,成都消防从德国引进的价值180余万元的先进排烟机器人——“陆虎60”雪炮车。它虽然只有1.5米高,但消防人员可在300米之外对它进行遥控,它掉头灵活,自行爬坡,最大爬坡能力为30度;高达78千瓦的发动机功率可以喷出一个水流量为400升/分钟、最大距离为60米的雾化水柱,起到降温、灭火、排烟的作用。如果在前进中遇到了障碍物,“陆虎”不仅能够顺利地将障碍物排除,同时还可以安装在专门的轨道运输车上,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直接深入到火灾第一线,及时进行扑救。
该“机器人”还可以一口吃掉隧道浓烟。2004年7月21日凌晨1时,一辆载有数十名乘客的中巴车行驶至成都市东城根街下穿隧道200米处时突然起火燃烧,浓烟迅速充满了全长620米的下穿隧道。浓烟中,一辆体形像红色小坦克的“排烟机器人”出现,它喷出粗大水雾迅速驱走了隧道内的滚滚浓烟并扑灭了汽车上的烈火……这是成都市消防支队举行的一场大型隧道灭火救援演习。演练的目标模拟的是隧道内发生的大火,扑救火灾的是德国生产的一种先进的消防装备,它是中国第一个投入实战演习的“排烟机器人”――“陆虎60”雪炮车。演习开始后,消防官兵启用“排烟机器人”,向起火部位发起猛烈进攻。消防官兵发现发现两名乘客已被烟雾呛晕在隧道内,消防队员迅速将乘客抬上担架,送上120急救车。正在紧要关头,只见一台两米多长、一米多宽的“小坦克”发出阵阵的轰鸣声出现在隧道口,宽厚的身躯上顶着一个口径近一米的炮筒,拖着接在屁股后的两根水带,冲进浓烟深处,只见一股粗壮的水雾从炮口中喷出,足足有20余米长,在水雾柱的驱赶下,隧道内的温度迅速下降,浓烟也迅速被水雾吹走,消防官兵随即将中巴车大火扑灭。据了解,“陆虎60”雪炮车是当前欧洲最新型号的排烟灭火自动装置,是消防装备自动化科技的最新成果。
机器人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40余年的发展,己取得长足进步,社会各行各业皆可见其身影。从1986年日本东京消防厅首次在灭火中采用了“彩虹5号”机器人后,消防机器人就逐渐在灭火救灾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消防机器人技术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截至目前,消防机器人已经稳步向第三代高端智能机器人前进。
在熊熊大火、滚滚浓烟中,只见一机器人全然不顾地冲进火场、翻越障碍,及时将货场内部的情况传输给消防队员,使消防队员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灭火方案,迅速扑灭了大火。这是中国首例“智能空间”消防机器人在参加2009年5月15日于山东潍坊举行的山东省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攻坚实战演练。消防部队预设的一座两层商用建筑内,一楼的快餐厅厨房因电线短路引起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建筑内有两名人员被困,具体情况不明。为及时了解内部情况,消防攻坚侦察队员携带的“智能空间”消防机器人进入火场内部侦察。利用机器人的配合,消防战士仅用了三分钟,便将整个火灾现场的内部情况全部掌握。负责排险、救生的消防战士迅速制订救援方案,实施救援。这种“智能空间”消防机器人,可在五百度高温环境下自主连续作业,遥控操作可达二百米,爬坡最大角度四十五度,具有防水、防爆功能。另外,它还配备了红外线热像仪、远红外摄像头、测温仪、可燃气体探测仪等先进侦察器材,并安装了视频传输平台,可在高温、浓烟、有毒等人员无法进入的恶劣、危险环境下进行侦察。并将现场采集到的图象及现场温度、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等相关信息数据及时向外传输,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
在郑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也有两个身高1.6米、体重1.5吨的坦克形状消防机器人。2007年投入使用的。据悉,这种用于在极度危险的环境下执行灭火任务的消防机器人技术高超,可代替消防人员处理很多危险现场。这种消防机器人其实并不像“人”,更像一台小型坦克,有6个防滑轮胎,后面有两个消防水带接口,上面有一个消防水炮(能自由调转角度达180度,水抛射程为60—70米),机器人的眼睛是两个警灯,机器人一旦启动,警灯便闪烁并发出警报声。整个机体可自由旋转360度。机器人全靠一个全中文键盘的遥控器控制,有效遥控距离达150米。更值得称奇的是,机器人身上安装有摄像头,“他”在火场上所看到的景象,后方人员均可通过视频看得清清楚楚。消防队员用一个高压水炮灭火机器人进行了现场演练。“呜呜呜”随着警铃响起,十几名消防战士迅速将消防水带接上,特勤大队指挥人员,用手按下遥控器,机器人便向预定方位驶出。紧接着在遥控人员的“摆弄”下,一条水龙喷出,喷向60多米远的目标。再按一下遥控器,水龙渐变成一团水雾,迅速将“着火点”覆盖,其水炮在指挥人员的手中自由调转着角度,参观者无不啧啧称奇。
据了解,这种消防机器人不怕毒气,不怕燃烧、爆炸,能抗击爆炸冲击波。该机器人采用轮式行走,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能跨越400毫米以下的沟槽,250毫米垂直障碍物和30度的斜坡,特别适用于石油化工、油罐区、大型仓库等具有强烈辐射、易坍塌等危险场所以及消防车辆和消防队员无法靠近的火场。
2004年7月8号下午4点45分左右,位于昆山陆家镇的式玛涂料昆山有限公司忽起大火。火灾发生后,大火燃烧的浓烟弥漫整个上空。苏州地区共计出动11个消防中队前往现场扑救。由于着火的是化工原料,很容易爆炸,消防部门首次动用了机器人扑火设备。
近年来各地各种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隧道、地铁等不断增多,油品燃气、毒气泄漏爆炸、隧道、地铁坍塌等灾害隐患不断增加。此类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处置过程复杂、危害巨大、防治困难等特点,已成顽疾。消防机器人能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反馈,有效地解决消防人员在上述场所面临的人身安全、数据信息采集不足等问题。现场指挥人员可以根据其反馈结果,及时对灾情作出科学判断,并对灾害事故现场工作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重庆消防有望明年开自行研制坦克进火场灭火
如果有一天,你在山城大街小巷里看见闪着警灯的坦克在跑,千万莫惊慌——那是消防坦克正奉命赶赴火场。 最近,重庆市消防总队宣布,重庆首辆消防坦克有望明年装备到消防部队。据了解,这种履带式消防坦克由特种装甲钢板制成,不惧高温和爆炸,可载人近距离灭火或穿越火场。
消防坦克具备防爆、防火、隔热特点,适于在高危火场靠近火焰工作。普通消防车被强烈红外线炙烤易发生故障,甚至会起火燃烧;火场若有爆炸,薄铁皮制作的普通消防车必然车毁人伤。消防坦克履带有自动喷淋降温系统,车体内壁有隔热层,能有效地阻挡热辐射。消防坦克车头厚重的推土铲,可推倒坚固房屋,推倒围墙或其他障碍物不在话下,所以非常适用于在严重火灾现场推倒起火建筑物,使大火熄灭;能迅速推倒大批建筑物,构筑隔火带,防止火势蔓延,或强行开辟消防车道路。与常见消防坦克挂有一个大水箱不同,“重庆造”消防坦克没有水箱,但屁股后会拖两根长长的尾巴——一根管子供水,一根管子供泡沫,水和泡沫由火场外提供。坦克外壳由特殊装甲材料制成,能抗高温、抗爆炸、抗辐射,即便近距离灭火或穿越火场,坦克内的消防队员也不会有事。据了解,自2008年2月内蒙古包头消防部队装备全国首辆消防坦克以来,陕西、甘肃、广东、北京、山东等地消防部队都先后装备了消防坦克,大多数都是从内蒙古引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