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76 型运输机




发展过程 :
伊尔-76 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研制的四发中远程军 / 民用运输机 , 和美国的军用运输机 C-141 属同一量级。60 年代末开始设计 ,1971 年首飞 , 1975 年装备前苏军。到1992 年初 , 共生产 700 多架 , 年产量在 50 架以上。除俄罗斯空军共使用 500 多架伊尔-76/76M/76MD 和民航使用 120 多架外 , 还向阿尔及利亚、伊朗、英国、叙利亚、印度、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古巴等国出口。
性能特点:
①能在严寒条件下完成任务。曾在西伯利亚中部和东部的恶劣条件下进行试验飞行。
②有效载荷经济合理。其主要设计要求是载重 40 吨在 6 个小时内飞行 5000 千米。前苏联1975 年 7 月曾宣布伊尔 -76 创造 20 多项飞行记录。其中包括载重 55000 千克绕2000 千米闭合航线飞行 , 平均速度 856.7 千米 / 小时。
③采用方便有效的随机装卸系统和全天侯的飞行设备,空勤人员齐备,使飞机不依赖基地的维护支援,可以独立在野外执行任务。
主要改型:
伊尔-76 有如下各型别 :
伊尔-76 初始生产型。
伊尔-76T。生产型。增加了机翼中段内的油箱容量 , 机身顶部也增设了油箱。无尾炮塔。该型载重40吨,在6个小时内可飞行 5000 公里。
伊尔-76M 。伊尔-76T 的改进型。主要用于军事运输,在机尾增设了尾炮塔和 2 门 23 毫米机炮。除载货外,还可运送150 名兵员和 120 名伞兵。
伊尔-76TD 。伊尔-76T 的发展型。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增加 10000 千克燃油 , 可使飞机在最大燃油量情况下航程增加1200公里。1983年7月正式交付使用。该型无尾炮塔,主要用于军事运输。
伊尔-76MD 。军用型。除机尾装有机炮外,其它改进与伊尔-76TD 相同。
基本数据:
乘员 2 人
动力装置 4 台 D-30KP 涡扇发动机
载油量 81830 升
最大速度 850 公里 / 小时
巡航速度 750 ~ 800 公里 / 小时
绝对升限 15500 米
最大航程 5000 公里、 6700 公里 ( 最大载重、最大燃油 )
起飞滑跑距离 850 米
着陆滑跑距离 450 米
最大商载 40000 千克
机长 46.59 米
机高 14.76 米
翼展 50.50 米
最大起飞重量 170000 千克
运载方案 货舱尺寸 20 米× 3.46 米× 3.40 米,可运载 150 名全副武装士兵或 120名伞兵 ; 还可装运各种装甲车、运兵车、高炮和导弹。
机载设备 机上装有全天侯昼夜起飞着陆设备,包括自动飞机操纵系统计算机和自动着陆系统计算机。机头雷达罩内装有大型气象和地面图形雷达。
作战运用:
1977 年首次在海外使用 , 参加对埃塞俄比亚的军运引人注目 ,1979 年参加苏联对阿富汗军事空运。
识别特征:
①机身截面基本呈圆形。机头为半球形,下方有大型雷达罩,向下突起十分明显。机身背部中间机翼安装段最高,前后较低。
②悬臂式上单翼,1/4 弦线后掠角 25 °,略有下反角,翼尖平直,悬臂式T形尾翼,平尾安装角可调,各翼面均有后掠角,垂尾前上有锥形舱。
③4台发动机吊挂在两翼下,安装位置在靠近机身的内 1/2 机翼上,发动机前伸明显,进气口较大,侧面呈桶形,前后尺寸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