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悲剧!历史上五次人为造成惨痛的核污染事件(3)
一片直径l0公里的带有放射元素锶90的烟云升空。1万多居民当即撤离污染区。据原苏联遗传学家麦德维杰夫估计,这次爆炸后几天就有几百人因辐射致死,当年至少有1000人死于辐射。
由于天气极恶劣,狂风把放射性烟云刮到数百公里之外,结果造成南乌拉尔地区3000平方公里的核污染,区内草木不生,成千上万的人患了辐射病。但是,当受核辐射的居民被送到医院后,医生不懂放射性核医学,不知道如何根据患者所接受的辐射量对症治疗,结果,导致很多患者濒于死亡。事故一年之后死了几千人,三年之后死了几万人。
大家知道,核废物中的钚是一种不易溶解的元素,乌拉尔地区核废物中的钚,大部分被土壤所吸收。当水浸透蓄积着钚的土壤,钚与水作用,触发链式反应,水被迅速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压力增大而产生强烈的爆炸,从而造成了这场骇人听闻的核灾难的发生。
在核废料处理环节还没有解决好的时候,当时的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为了跟美国人争高低,不顾科学家们的反对,下令提前开炉运转。为了节省核废物处理费用,苏联当局便把核废物都堆积在乌拉尔的林区之中,从而形成大规模的放射性废物贮存场地,留下重大隐患。
通往该区的所有公路、铁路被封闭了长达一年之久。一年后,在该区外50km处设立了检查站,所有进入该区(有限度地开放)的机动车辆都必须接受检查,关闭所有车窗,不许拍照,要以最高车速通过,不得停车逗留。1958年到1968年不许该区居民生育子女。
直到1978年,污染区还有20%的地方未能恢复生产活动。
1989年2月,即核事故发生后32年,苏联政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了有关该次事故的技术报告,终于将该次事故公布于众。其实,这是苏联政府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苏联原计划在克什特姆镇邻近处建立一座快中子反应堆,在先拉斯诺亚尔斯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核废物库。这项计划在苏联国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抗议。可能是因为针对这次反核风波,苏联官方才公布了乌拉尔核事故的有关资料,认为该次核事故后30年来并未引起明显的能证实的健康危害。
太平洋进行核试验:比基尼事件
1954年3月1日凌晨时分,位于太平洋比基尼环礁约160公里的公海上,日本“第5福龙丸”号渔船正在航行。此时在比基尼环礁上进行了氢弹核试验,天亮之前,天空被照得很亮,不久有烟柱升起。两个小时后,“福龙丸”的船员发现船上散落了大量氢弹爆炸后的灰,他们没有意识到,飘散到他们船上的,是具有辐射作用、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死亡之灰”。
1954年3月14日,“福龙丸”回港后有关部门对船员们带回的“爆炸后落灰”进行了分析,才知道是美国研制的新型氢弹,美国正在研制秘密武器和进行核武器开发的事实因此被曝光。
当时福龙丸号上共有 23名船员,所有的船员立刻被送往东京治疗。但令人遗憾的是半年后,船上年纪最大、负责通讯的久保山爱吉去世,年仅40岁。
事后才有报道,美国是在比基尼环礁上秘密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氢弹爆炸试验。据科学家分析,这枚氢弹的破坏力不亚于当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保守估计威力至少要高1000倍。试验造成了核污染,“第5福龙丸”号上的船员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受害者。日本国内将这一事件称作“比基尼事件”。
1945年8月,继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苏联开始加速研制原子弹。1949年,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消息传到美国,引起美国朝野的震惊和不安。美国的军事霸主地位遭到了挑战,于是,美国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而要研制这种恐怖的武器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核试验。1946年1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经过反复酝酿和调查研究后,最后选定了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作为新的原子弹试验场。马绍尔群岛就成了这些核试验的无辜受害者。
马绍尔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陆地面积181平方公里,它由1200多个大小岛礁组成,分布在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1946年2月,美国强迫当地居民搬迁,美军工程兵开进了比基尼环礁,进行了可恶的氢试验。尽管马绍尔人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祖祖辈辈安居乐业的家园,但在美军舰炮和坦克的威胁下,他们不得不含泪搬迁到200公里外的另一处岛屿上。更为恶毒的是,美军并没有告诉居民们搬迁的原因和核试验可能给他们造成的伤害,最终让当地居民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1952年11月1日凌晨,世界第一枚氢弹“迈克”在这里被引爆。霎时比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强500倍的核辐射、冲击波、光辐射……肆无忌惮地在太平洋上空炫耀。远在60公里以外观测氢弹爆炸的科研人员诙谐地描述说:地球上升起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热核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