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进水面搜索雷达:中国海军需要预警机[图](2)

加拿大利顿公司的AN/APS-504雷达
我国引进的第一种水面搜索雷达-加拿大AN/APS-504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央军委根据我国管辖海区不断受到周边国家侵吞、蚕食的现状,决心改善海洋方向的战略态势,为此海军提出由近岸走向近海的战略转型,随着海军行动范围的扩大,对于大范围内目标搜索与跟踪能力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国产水轰-5迟迟不能定型的情况下,海军决定选择当时已经设计定型的国产运-8型运输机改装海上巡逻机,-这便是运-8X型飞机,考虑到当时国内航空电子工业水平比较落后,为了更好执行远程目标搜索与跟踪任务,海军决定为运-8X引进国外航空电子系统,经过比较我国引进了加拿大利顿公司的AN/APS-50V-1雷达(一说APS-504V-3)、LTN-72R惯性导航及LTN-211奥米加导航系统以及相应的航空电台等设备,其中AN/APS-504雷达是利顿公司为加拿大S-2追踪者反潜/巡逻机研制的水面搜索雷达,工作在I波段,主要用途为水面搜索、地图测绘、辅助导航及气象探测等,探测距离对于;大型水面目标可以达到370公里,驱逐舰大小的目标在150公里左右,潜望镜为40公里,在边搜索边跟踪模式下可以同时跟踪20批目标,该雷达可以与惯导系统相交联提供真实目标真实运动显示,并且预留了与联接战术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接口。1984年首架运-8X型飞机试飞成功,1986年将付海军,并在当年就开始担负我国西沙、南沙等海区的巡逻任务,该机的装备解决了我国海军远程巡逻机的升级换代问题,为海军的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尽管运-8X的出现满足了我国海军对于远程海上目标搜索与跟踪能力的急需,并且凭借其较远的航程、先进的搜索与探测设备一直在海航服役至今,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主要就是各种探测系统彼此分离,没有形成综合信息处理,并且探测到的信息必须返回基地后才能处理,缺乏将探测到的信息实时发送到水面舰艇或者岸上指挥所的数据链系统,
进入新世纪根据海军的要求,我国对运-8X进行延寿与升级,主要加装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和数据链以便能够对探测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及时发送给水面编队和指挥所,需要指出的是改进后的飞机担负了2008年奥运会青岛水上比赛场地及临近海区的巡逻、警戒任务。
(需要指出的是AN/APS-504雷达是少有的海峡两岸共有的航空电子设备,台湾地区90年代升级的S-2T反潜/巡逻机也配备有AN/APS-504雷达,其型号为AN/APS-504V-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