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风波:“有望获诺贝尔奖的手术”遭质疑(2)
被质疑的80%-85%“成功率”
肖氏手术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成为肖传国事业上的一个亮点。
据他介绍,这也是老师裘法祖的建议,因为中国的病人随访很困难,就科研价值而言,在中国做一万个病人,不如在美国做十个病人。不过,这一观点受到一泌尿学专家的质疑:中国人就那么笨?
同样在2006年,肖传国还打赢了与“学术打假斗士”方舟子的官司。2005年9月,方舟子在接受一家网站的在线访问时,将矛头指向肖传国。称肖所谓“国际公认的”“肖氏反射弧”理论,是利用国内外信息不对称的“自吹自擂”。
彼时,肖传国参与中科院院士补选,并最终失败。他认为,正是方舟子的“污蔑”使他落选院士。
肖传国遂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方舟子告上法院,要求对方赔礼道歉、支付名誉损失费十万元。
一场马拉松式的连环诉讼由此拉开帷幕。而本来鲜为人知的肖氏手术,也因为这场官司,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
在肖传国提交给法院的相关证据中,有一段出自一部国外著作的翻译文字,用以证明肖氏反射弧并非肖传国“自吹自擂”:肖(1999)报告了一个巧妙的人工建立的“皮肤-中枢神经-膀胱”反射弧。这个新的反射通道能在脊髓损伤后启动排尿而不伴有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
然而,有方舟子的支持者与原文对照后发现,中文翻译与原文严重不符:原文写明实验是肖和另一人所做,并非肖一人所为,肖传国在翻译中删去合作者的名字;原文介绍的是一个猫的实验,译文却避而不提;原文并无“巧妙的”这种用语,“巧妙的”一词系翻译时添加。
对于肖氏手术在美国开展的临床试验,也受到方舟子及支持者的质疑。
该试验于2006年12月在美国Beaumont医院开始,有9名患者参与(与中国作为常规收费手术不同,在美国做这项研究有专门的基金,病人不需要付费)。按肖传国的说法,成功率比国内还高,将近90%(国内是80%-85%)。一篇关于此次试验的论文中也提到:9个病人全部表现出膀胱反射弧的收缩能力和膀胱的排空能力。
不过,方舟子的支持者却找到一篇领导这项临床试验的医院泌科主任PETERS接受美国媒体St.Peersburg时报采访的报道,对试验给出了另外一种说法。
报道引用PETERS的说法称,共有12个孩子(而不是9个)接受了手术,3个是脊髓损伤,9个是脊柱裂。3个脊髓损伤的孩子没有被手术改善。另外9个孩子中,7个有“明显的改善”。但是“9个脊柱裂的孩子中有8个腿脚变得不灵,手术前他们都能走路”。
PETERS认为,手术的结果是“复杂的”,虽然事先考虑到难度,但仍然“令人失望”。他无法回答手术带来的风险与收获哪个更大。
对于国内成功率85%的说法,肖传国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为是指就能随访到的病人而言。在记者就“成功”的标准向其询问时,他说“成功率”应为“有效率”,只要病人手术后的情况比手术前好,就算有效。据其介绍,神源医院做过的近1500例病人中,能随访到的大约为500例。
85%这个数字还出现在郑州大学泌尿外科研究中心为肖传国申报院士出具的一份证明中,该证明写道:郑州大学神经沁尿外科研究中心,自2006年1月开始应用肖传国教授发明的“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技术,治疗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所致的神经原性膀胱患者117例,术后随访8个月以上60例,85%的患者大小便已恢复正常。
然而此证明却被方舟子的支持者指为造假,因为证明出具的时间是2007年2月,郑州大学神经泌尿外科研究中心(即神源医院)2006年8月才做第一例手术,不可能有随访8个月的病人。更不用说有60例。
肖传国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说,神源医院实际成立时间早于8月,小善善也并非第一例,在小善善之前已经做过两三个病人。但此说法仍无法解释证明中“60例病人随访8个月”的提法。
仍在用尿布的“小善善”
2006年7月,武汉市江汉区法院判决肖传国胜诉。令方舟子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
判决一出,立即在学术圈引起强烈反响,并形成挺方派与挺肖派两个阵营。数百位海内外学者以署名公开信形式对判决表达不满,支持方舟子。这次判决还催生了一个基金,用以支持方舟子学术打假。
而被方舟子“打假”伤及的一些人则结成“反方同盟”,成为肖传国的支持者。
胜诉之后,肖传国再接再厉,又在北京将方舟子告上法院。事实上,肖传国两年内先后五次以相似案由将方舟子告上法院,甚至还以“诽谤罪”对方舟子提起刑事自诉。
不过,北京的诉讼最终以肖传国败诉告终。这意味着案由基本相同的两个官司,因为起诉地的不同,结果完全相反。
除了在法庭上的较量,挺方派与挺肖派也在网上展开激战。前者以方舟子的新语丝为阵地,不断揭发肖传国及肖氏手术的内幕;后者则以肖传国作为发起人之一的虹桥教育论坛为阵营,对方舟子展开进攻。
经过几轮激战之后,双方2008年略有消停,在此期间,肖传国曾于2007年再度参选院士,结果仍以失败告终。
然而,到了2009年9月,因为法院对方舟子妻子的一桩“强制执行”事件,使得双方恶战再度升级。
原来,在肖传国状告方舟子的第一起案件中,虽然武汉地方法院判决肖传国胜诉,却迟迟未能执行。
然而,终审判决两年半之后,方舟子妻子发现,其工资卡上少了四万多元。原来是被武汉地方法院“强制执行”。据悉,此番举动是武汉法院“清理执行积案”的结果。据说因为方舟子身份系华侨,没有身份证,也找不到其银行账户,法院无法对其执行,故以“夫妻共同财产”名义从方妻账户上扣款。
不过此执行方式却引起争议,挺方派甚至直指法院“公然抢劫”。
在抗议法院的同时,挺方派将目光转向接受肖氏手术的患者。在双方论战期间,新语丝网站曾收到患者的投诉信,反映接受肖氏手术后没有效果。
律师彭剑就此展开专项调查,寻访了上百例病人,并最终找到了肖氏手术的典型病人“小善善”。
南方周末记者按照彭剑提供的名单电话咨询了几位病人,均称手术无效。
不过,按肖传国提供的一份名单,被问及的病人对南方周末记者多称恢复较好。肖传国认为,方舟子支持方提供的失败案例和他提供的成功案例均不能说明问题,他亦建议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受到质疑的“小善善”案例。
然而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小善善”似乎不能视为肖氏手术的成功案例。其母亲陈冠香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说,手术到现在已3年多,但小善善仍“没有好”,至今离不开尿布。
陈还表示,与小善善同批手术的另外七八个类似孩子同样“没有好”。不过陈也承认,小善善手术后排尿情况比手术前好一些,至少不用再打针吃药。
陈冠香说,小善善在做神经手术时还做过一个膀胱造瘘手术。一位泌尿学专家认为,其排尿功能比先前有改善,可能是造瘘手术的结果,而小善善拔管后多年仍不能自行控制排尿,说明神经重建手术本身效果不好。
陈还向南方周末记者披露,手术半年后去医院复检时,医院曾安排他们接受采访,并事前让小善善大量喝水,以便能够当着记者的面撒尿。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泌尿外科教授金锡御说,要想真正检验肖氏手术的有效性,需将病人术前和术后的客观指标作全面对比,客观指标包括尿动力学检查、肾脏功能检查,由第三方进行评估,有改善说明是有效的,无改善说明是无效的。
金锡御同时也是2004年卫生部对“肖氏手术”鉴定的专家组成员,不过在他看来,当年的鉴定资料很有限,时间也不够,只有一个下午,而且裘老坐在那里(指裘法祖)一开始就讲:这是国际领先……
来源: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