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大上海破晓:毛泽东演绎中国革命的难题(3)
上海:秘密会议召开
上海。法租界一幢三层楼的花园式房屋,客厅里挂着红木镜框湘绣壁画,整套柚木家具,屋里排场极为阔气。这是一位在国民党内很有“来头”的我地下党员的家。元旦佳节那天,他家来了许多“客人”。
华灯初上,三楼房间里窗帘紧掩,七八个人围桌而坐,他们是地下党京沪方面主要负责人,上海局书记刘晓为遵照中央精神部署迎接解放上海的工作,专程从香港赶回上海召开这次重要会议。

上海人民夹道欢迎解放军。
会议开得扼要而热烈,刘晓在听取了各方面汇报后,传达了中央指示和上海局讨论的意见,作了长篇讲话。
刘晓说:“目前的军事形势大家都已明了,黄伯韬、黄维、邱清泉的军队都已被歼灭,杜聿明也快完蛋了。我军将南下渡江,离南京解放的日子不远了。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里应外合,迎接解放,接管好城市’这一中心。”
有人低声发问:“里应外合,究竟要不要搞武装起义?”
刘晓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弹击着,他知道刚才那位同志的提问代表了相当多的人急欲揭开的谜团,他强调:“由于我解放军强大,在军事上已占有绝对优势,上海解放指日可待,所以不需要采取城市内部武装起义的方式,我们的任务就是发动群众,领导全市人民反对国民党破坏,保护工厂、机关、学校,配合解放军接管城市,维持社会秩序,迅速恢复生产。”
在座者会意地互相交换着目光,他们心底透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