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发现西汉时期墓葬 出土人骨
据内蒙古[注: 蒙古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南、东、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蒙古国原称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原为中国的一部分。]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文物管理所介绍,临河区八一办事处日前发现一座汉代墓葬,这是临河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的又一新的考古发现。
据介绍,八一办事处联丰村村民在建设温室大棚就近取土时,意外发现地下的一面墓墙,村民随即停止了机械施工,并与市、区两级文物管理部门取得了联系。7月29日,临河区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与市考古专家对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经过发掘清理,长2.2米、宽1.8米砖劵双室墓出现在大家眼前。
临河区文物管理所所长王林说,根据墓砖的形制和墓室的结构,初步判断为一座西汉[注: 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是中国第四个强盛稳固的朝代。 西元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时期的砖室墓,墓中出土少量的人骨,未见陪葬品,推断为早期被盗。
这座墓葬位于临河古城[注: 古城 荆州古城,又称江陵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遗址西南300米处,距今2000余年,为了解临河古城居民的生活状态与丧葬文化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