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多年前骨笛: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出

青铜神兽

绘彩长袖舞俑

贾湖骨笛
从8000年前原始的骨制笛子、龟甲响器(即今天的沙锤),到夏商金属乐器的开始出现,演绎了一段段中原的乐器演变的音乐故事。昨日,西汉南越[注: 古代南越国(越与粤相通,又称南粤),是秦末动乱中出现的南方割据政权,建都番禺(今广东广州)。汉文帝时期,去除帝号,向汉朝庭称臣,降为南粤王,成为诸侯王国。]王博物馆一个题为《华夏[注: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华夏”意为“荣耀的中国人”。先是族名,汉族的古称;后为古代中国的自名、国名。]余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令人眼界大开。
本次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与河南[注: 河南,简称“豫”,省会是郑州。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 ~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博物院共同举办的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66件(套)精品音乐文物来自河南博物院的珍贵馆藏,从新石器时代[注: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指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年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到民国,延绵8000年的音乐文物:贾湖骨笛、金石之器、琴瑟、铃铎、响器、舞人等汇聚一堂,向广州[注: 广州市-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是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也是全国华侨最多的大城市。]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音乐的无穷魅力。看到,为了配合本次展览,展场同时展示了广州出土的距今2000多年的广州南越文王赵昩墓发掘的部分音乐文物。
一件貌似普通的由鹤类肢骨制作的笛子,成为展场最老的文物,也是本次展览最珍贵的文物之一,专家说,这件在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考古学家对它进行了专门的碳14测定,得知它距今约有8000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乐器,有“中华音乐文明之源”美称。最为可贵的是,经过专家测定,这根骨笛发音准,并具备了7声音阶结构。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七声音阶来源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