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OT-34喷火坦克
众所周知,在二战许多参战国家中均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喷火坦克做为近距离压制火力,这些喷火坦克多为一般坦克改装而来。苏联很早就装备并使用了喷火坦克,大多为OT-26轻型喷火坦克,并在苏德战场初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于装甲薄弱OT-26近战的弱势也十分突出,苏军需要新的喷火坦克取代之。
随着T-34中型坦克的不断发展,生产数量的不断提升,苏军在T-34的基础上改制出OT-34喷火坦克。OT-34大多在T-34/76 1943型上改造,新式的坦克火焰喷射器是ATO-41型式,可以安装在T-34和KV坦克上。到了1942年后期,改进型的ATO-42火焰喷射器开始装备部队,主要安装到T-34/1943型上(也装备过T-34-85坦克)。安装了ATO-42型喷火器和能容纳200升燃料的燃料箱,取代了原有的车首机枪、弹鼓架、氧气瓶等。因为新式火焰喷射器的体积比旧式的要大,所以有电台的车辆就把电台从车体内转移到炮塔后部的凸出部分,辨别这些坦克的特征,要看它们的炮塔后部有没有天线基座。ATO-42型喷火器能够每10秒喷火4-5次,每次喷火使用燃料10升,喷射距离为60-100米。这些喷火坦克通常装备在坦克军附属独立大队执行特殊任务。
红军的独立喷火坦克营,正式的编制是2个装备KV-8喷火坦克的喷火连(每个连10辆)和1个OT-34喷火连(11辆)组成。不过,因为在1943年,KV-8的数量不足,喷火坦克营只好改为2个OT-34喷火坦克连和1个装备普通T-34坦克的连,这些T-34坦克要为OT-34喷火坦克提供炮火支援。
作战时,通常由2辆OT-34喷火坦克和一辆伴随支援的T-34坦克混编。苏军将喷火坦克用于对德军进行巷战和对德军地堡进行火力强击,给德军造成大量伤亡,同时也给德军士兵带来巨大的心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