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毫米高射炮
88毫米高射炮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得最成功的火炮系统,非德军装备的88毫米高炮莫属。虽然它是一型非常成功的中口径高射炮,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它无与伦比的反坦克能力。在二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当时,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还被严格限制发展军备,故该型火炮是在瑞典的克虏伯子公司完成设计和测试的。克虏伯公司的设计人员预见到作为高炮的主要作战对象--轰炸机将会向飞得更高、更快的趋势发展,因此他们选择了88毫米这一在当时尚属罕有的大口径,并使其赋予弹丸较高的炮口初速,这个特点为它日后成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奠定了基础。他们还设计了一个相当精致的自动供弹装置,使该型高炮具有很高的射速。当希特勒最终抛开限制军备条约的桎梏后,88毫米高炮马上被德国空军--德军的防空力量是归空军管辖--采用,作为中口径高炮的标准装备。原型于1932年完成,并于1933年在德国投产。18型高炮是著名的88毫米口径高射炮系列中的第一代火炮。首次于1936-39年在西班牙内战中服役,它是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高炮,和105毫米及127毫米高炮一道,组成中高空对空防御火网,在后来保护德国本土的重要工业中心,使其在英美战略空军的大肆轰炸下仍尽可能地维持生产。
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还把它用来在前线攻击碉堡和点目标。由于88毫米高身炮火炮高度的灵活性和较高射速(每分钟15-25发),它在前线应用得十分广泛。在疲用来保卫重要军事目标和后勤基地免受空袭。在前线,高射炮也用来执行其它战斗任务,例如攻击坦克和碉堡,掩护部队地面作战等,在海岸它们还可以攻击海上的目标,并阻止敌军登陆。
一九三七至三八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德军提供的PZKWⅠ、Ⅱ型坦克只装有机枪和20毫米主炮,不是对方使用的苏联坦克的对手。此时已有德军将领使用88毫米高炮作为反坦克武器。但它真正成为坦克克星是在四零年的法国战场。
当时交战双方的标准反坦克炮的口径都很小,德国的是37毫米,英国采用的则是2磅(口径约40毫米)炮。并且基于坦克炮与步兵反坦克炮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打坦克--这种看法,双方主战坦克的火炮亦采用同样的小口径。但英国与法国均配备有重型坦克,如英国的马蒂尔斯II型,装甲厚度近80毫米。若不是仗着装有无线电通讯设备,联络指挥方便,再加上英、法军战略战术指导思想失误,而德军则战法灵活,操作熟练,德军的PZKWIII、IV型坦克是根本无法与英法重型坦克周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