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M36坦克歼击车
二战后期,一种新型的坦克歼击车深受美国大兵的喜爱。它就是著名的M36坦克歼击车。1944年下半年,M36开始装备欧洲战场上的美、英和加拿大军队。不过,开始时的装备数量很少。一位欧洲前线的美军装甲兵部队司令官曾紧急请求:“请火速装备M36,哪怕是只装备一辆也行”,迫切的心情溢于言表。美军装甲部队之所以急需M36,是由于M36具有强大的穿甲威力和出色的机动性能。
仅以巴顿将军所统率的第三军中的第899歼击坦克团(主要装备M10/M36坦克歼击车)为例,在北非和欧洲战场上,该团共击毁8辆德军Ⅲ型坦克、27辆Ⅳ型坦克、32辆“黑豹”坦克、1辆“虎”式重型坦克、3辆其他型号的坦克以及22辆自行火炮、10辆半履带式装甲车和4架飞机,成为赫赫有名的伏“虎”猎“豹”的高手。让我们看一看M36坦克歼击车有些什么本事吧!
从M10到M3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军方从苏联情报人员那里获悉,德国人正在研制大威力、重装甲的新式重型坦克,即后来的“虎”式重型坦克。而美军原来的M10坦克歼击车的76.2毫米火炮的穿甲威力已明显不足。为了能击穿“虎”式和“黑豹”坦克的重装甲,急需增大坦克歼击车的火炮威力。为此,美国武器开发委员会下达了改进M10坦克歼击车的指令。在战时体制的指导下,生产厂家很快便研制出几种型号的坦克歼击车,包括T70、T71和T72坦克歼击车等。
T72坦克歼击车的主要改进处是战斗部分,通过设计新型炮塔、改进火炮安装和炮手的配置来改善炮塔的平衡,从而减轻整车的重量。但火炮口径仍为76.2毫米。
T70是在T72坦克歼击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而成的。主要是采用了扭杆弹簧悬挂装置,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这两种样车都在阿伯丁试验厂实车试验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但是,这两种车型的火炮威力不足,只能算是过渡车型。真正为M36奠定基础的,便是T71坦克歼击车。
选择90毫米火炮
为了能对付德国“虎”式和“黑豹”坦克的重装甲,美军决定在原来M10坦克歼击车的基础上,装上当时防空武器中口径最大的M1型90毫米火炮进行试验,这就是T71坦克歼击车的来历。装车后的Ml型火炮,称为M3型90毫米火炮。承担研制工作的是希伯莱公司和福特公司。为了能安装大口径火炮,两家公司分别设计了新的大型炮塔,并重点解决了炮塔增重所带来的炮塔不平衡问题,加大了炮塔尾舱。这一点也成为区分M36(T71)和M10的最主要的外部特征。经过在阿伯丁试验场的对比试验之后,美国陆军选定了福特公司的样车,1943年12月9日,定名为T71坦克歼击车。显然,它仍是一种试制中的样车,故以T字打头。T71的炮塔形状和T10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尾舱加大,但炮塔顶部仍是敞开的,敞口的形状由五角形改为鼓形的。引人注目的是,炮塔顶部的12.7毫米高射机枪安装在环行机枪座上,不过,这种结构形式在定型为M36坦克歼击车时已经改变。
M36问世
在T71坦克歼击车定名前后,美国军方就急于订货,以应前线的急需。1943年11月,美国陆军决定通过改造M10A1,来生产500辆T71坦克歼击车。不过,当时适于改造的M10Al的车体只有300辆。为此,美国军方又紧急从前线和后方仓库调集了200辆M10A1,用来改装。直到1944年底,才完成了这批生产任务。1944年7月,军方正式将T71定型为M36坦克歼击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