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坦克早期设计及原型
帝国坦克早期设计及原型

在厄福特装甲第一团兵营内作为纪念用的"Daimler-Benz戴姆勒-奔驰"的轻型拖拉机
1926年至1932年间,Rheinmetall-Borsig, MAN, Krupp 及 Daimler Benz 四家公司分别接到陆军武器局的建造轻型(10-12吨)及中型(至23吨)坦克的订单。该订单以名为"拖拉机"的项目为掩盖以隐瞒"凡尔塞"条约下限制德国军事实力的规定。原型车于1926年至1933年在苏联的"卡赞"附近的"卡马"装甲车测试场进行高度保密的测试。"卡马"是一个代号,是"卡赞"及"马而布兰特"的首两个字母组成。"奥伯斯特雷钨特兰.马而布兰特"是选择该场所作为测试场的人。"卡马"作为苏联红军及德国陆军的训练及测试军工科技基地,是德苏在1922年签署的"罗帕罗"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着重于军工科技同时也是1924年苏德友好条约的实施。这些型号的在吸取了Leichte Kampfwagen I 及II型(1918年-1919年)轻型坦克 - 这些轻型坦克现在只剩下原型 - 的教训后进一步发展起来。
在1927年,德国在全履带拖拉机基础上设计出两种自行火炮。第一个是3.7厘米的WD Schlepper 25PS, 配有轻装甲,25马力WD拖拉机底座上安装37毫米Pak L/45火炮。第二个是7.7厘米的WD Schlepper 50PS,50马力的"哈诺马"拖拉机底座上安装77毫米 K 轻炮。两种都是自行火炮,并于1927年开始在德军服役。
从1926年到1929年,至少146名军官完成"卡马"训练学校的培训。最著名的学生是"翁.科雷斯特"负责在德国内训练的教练是"真.路兹"而在苏联是NKVD国家安全部"科米莎.由斯李奇"。所有的德国"拖拉机"原型在"卡马"测试基地被测试。测试的项目于1929初迅速结束。
一个有趣是事 - 训练不是在NKO国防部长而是NKVD国家安全部的控制下
德国飞行员也是在同时在"里配兹"空军学校培训,防化军官在"艾斯太臣"军事学院培训以对付化学战。至少有500名军官从这两个学校毕业。
1939年,苏联购买所有德国装甲车的原型的样品。被用于做测试结果显示这样一个事实,可靠性太差。另一个相反的结论是同时购买的Me-109战斗机,飞行员都说这种型号比苏联战斗机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