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坏账”真相:有意隐瞒数据欺骗国际社会
唐淳风1999年起被派往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任经济参赞。2000年3月10日,日本当时的财务大臣宫泽喜一宣布:日本财政濒临崩溃!
“这是个重大的新闻,应该查查日本经济到底怎么样?这是我当外交官后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所以我就开始查日本人的账。”他回忆道。
一般人向日本的政府部门咨询的话,对方全都是众口一词,说坏账一天比一天多,人人都着急。
唐淳风想: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亚洲许多小国,银行坏账问题都解决了,日本实力这么强大,老解决不了,还一天比一天多,怪不怪?
为了查日本的坏账问题,唐淳风在日本走访了两百多家企业。唐淳风问日本企业,企业说没有坏账。“那你从银行拿贷款应该拿得到,但目前银行贷款门槛大大提高,你怎么拿到贷款?”答曰:“我们这段时间很少贷款。”“那你企业没有资金,如何运作?”“我们基本上就是把原来的老贷款延期使用,这就是银行的所谓坏账了。”
这下明白了,日本企业和银行实际在做的是一种贷款重组,但是又不是公开的重组,是私下的交易。“就是说,本来到期该还了,但是还了之后,你再要申请贷款你贷不到,门槛提高了。所以,银行说,你的钱就先别还了,,你想要钱用,咱们签君子协议,照原来的合同继续执行下去。这样,银行继续有利息可以收,企业有资金可以运转。”唐淳风说。
按照银行的操作规律,贷款逾期不还都算成是坏账。所以政府部门一查银行,每家都有数额巨大的坏账。表面上看,是银行瞒报了,实际上政府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了给国际社会日本经济要崩溃的假象,政府部门就把这样的数据公布了出去。
“以我用各种方式接触的多家日本银行的内部人员来看,它们都没有坏账。”唐淳风说。
在日本的官方文件中,唐淳风的怀疑获得了证实:日本在此之前每年的财政都有盈余,最少也有3900亿日元的盈余,而到宫泽喜一宣布的2000年3月份止,更是有6400多亿日元的盈余(约合640亿美元)。
与“财政濒临崩溃问题”相伴的还有日本当时的高失业率问题。据日本总务省的报告,2000年日本的失业总人数是346万,失业率是5.2%,这是战后以来最糟糕的一次。全日本是一片哗然,感到十分忧虑。2001年就更坏了,有357万失业人口,失业率为5.7%。
在总务省,唐淳风想了解到底这些失业人口是怎么构成的,但发现他们也没有多少明细账,对方只说数据是真实的。
之后,唐淳风又到了厚生省去查。因为厚生省失业保障局的劳动保险科,是要给失业的人发放失业津贴的,唐淳风想看一看发放了多少钱?结果是,在日本说有346万失业人口的时候,只发放了109万人的津贴;而说有357万失业人口的时候,也只发了113万人的津贴,相差两百四、五十万。
当时刚好报纸上有条消息,说有11家电子企业准备裁员85000人。于是,唐淳风就找这11家企业,一家一家地问,问他们各自裁员多少。最后,把这11家声称要解雇员工的企业一汇总,结果是“一个也不裁”。
唐淳风说:“我把我的调查结果告诉日本的总务省,对方则说,‘我们也知道’。”他们很尴尬,还把他们的领导叫来解释,说,“不是我们故意做的,而是我们历来就是这样统计的。”
通过查账,唐淳风还有很多的发现,包括汇市、国家债务负担等。日本有意隐瞒真实数据,主要是为了欺骗国际社会,使日元下挫,以获取出口上的好处。
唐淳风认为:日本有三本账,国内一本、国外企业一本,国际资本一本,三个一相加,每年经济增长百分之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