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上空的鹰(5)
菲亚特 B.R.3
中国广东空军
广东省领导者是陈际唐将军,他有自己的陆、空军。1933 年美国商务部组织非官方代表团到广东活动,促使广东当局订购一批波音飞机。1934 年春,广东空军首脑黄光锐将军提出要组织和管理一个现代化航空工厂,具有工程和设计监管力量,并由在美学成的中国人和在美出生的中国志愿者参加。于是有若干爱国学者、工程师愉快地报名回国参加建设。与此同时也有外籍人员被录用来华,其中一位年轻工程师萨卡钦科的工作成绩优良,做出一定贡献。

广东空军的道格拉斯 O2 观测机
萨卡钦科简况
康士坦丁.萨卡钦科(CONSTANTINE L.ZARHARTCHENKO)是俄罗斯卢布森(LOBLIN)人,早期教育在卢布森和基辅(KIEV)完成,以后参加俄国皇家海军,曾任海军学校学员。1920 年他二十岁时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完成学业,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23~1934 年他在美国几个有名公司任研究员、总工程师等职。
1934 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工作机会很少。正巧,美国航空界先驱者 C.H.DAY 先生告诉萨卡钦柯:中国广东空军需要现代化轰炸机。萨氏对此非常注意,由于他尚属独身,很想前来中国,使他的设计方案可以实现。这样,他于 1934 年夏季应聘来到广东。由于他对日本不满,自己原是俄国皇家海军军官,他认为有一笔宿怨要还。到 1940 年初为止,他在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担任首席助理工程师。1940 年他转到中国政府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所任高级航空工程师和技术顾问,主管过不同研究项目,包括规划、设计和生产,直到 1943 年 1 月。
韶关航空工厂――第一飞机制造厂
1935 年 8 月韶关航空工厂的设备、机器及材料均已运到,因此开工运行。第一架复兴号双翼教练机于 1936 年 5 月建成并通过试飞。
1936 年 7 月 1 日中国国民政府向广东进军。不久,广东空军投向国府。此后,DAY 先生和萨卡钦柯成为技术顾问,调到空军总部训练设计和工程人员。
1938 年 10 月,日军占领广东,韶关航空工厂更名为第一飞机制造厂,西迁 1,448 公里到达云南昆明。这是一项艰巨的动作,须运载全部机器、设备、材料、飞机半成品……等,还有职工及家属,男女老幼,共有 17 列火车及 274 辆卡车的载荷。
1938 年 12 月第一飞机制造厂在昆明重建成立。到 1939 年中期,新厂在丘陵地带伪装下全部复工,生产 100 架重新加以修改设计的苏联波利卡波夫(POLIKARPOV)I-15 双翼战斗机。这种飞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具有防弹座舱的飞机,它包括单独防弹座位和拱起的后背板。此后背板是预先成形、钻孔、热处理的,厚约 8~9mm。这个设备可在 76 公尺的距离内挡住一个 12mm 口径的子弹。
陈纳德来华工作
陈纳德少校(CLAIRE CHENNAULT)是当时有名的特技飞行员,已经从美国军队退役。他接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华,作为航空顾问。陈纳德回忆说:“我是被通知隐匿姓名去中国,参加中国军事航空工作。1937 年 5 月,我到上海,并报告蒋夫人和蒋总统。我们被告知立即到中国航空基地去熟悉情况并呈报见闻。我们在观察时日本攻击了北京附近的芦沟桥。”
人们希望,通过像陈纳德这样一个挂名首脑,逼使罗斯福总统公开与中国贸易交往,并从武力方面协助中国与日本战斗。美国人民和中国工业家都同样需要陈纳德。为了保持与他的关系,并使美国资金再次流入中国,以及使美军投入战争,国民政府给陈纳德以中国空军上校名义,满足他一切需要,乃至他自己的飞机。陈纳德当然不很了解问题的背景。作为一个诚实的和自愿献身的人,他来中国绝对是为了协助中国抗日。他希望用他自己在混战中的航空技巧和进攻型空战能力来达到上述目的,而美国空军则拒绝这一切。得知 1937 年 7 月在中国北方的事件后,陈纳德在他自己的好心之外,决心留在中国参加抗日。从此揭开了中国航空抗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