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英雄丁晓兵:用左手向国旗敬礼的人(2)
他拔出匕首,把右臂与身体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割断,割下来的右臂,被他插在自己的腰带上——丁晓兵想把炸伤的右胳膊再缝上去。 整整在山里跑了近4个小时,一看到迎面跑来的接应人员,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上!受重伤后又扛着重物拼命奔跑,小伙子身上的血几乎流光。鲜血洒在绿色山林中,绵延了一条3公里多的血路! 呼吸没有,脉搏没有,血压没有,心跳没有……心脏起搏器无效,强心针无效!因为没有血压,丁晓兵全身的血管都瘪了,连血液都无法输进去。 担架停在了小溪边,有人开始为“烈士”丁晓兵换衣服、用清水擦拭他脸上化装的绿色油彩…… 战友们把着担架,疯了似的,不许将“牺牲”的丁晓兵抬到烈士陵园:“他没有死,刚才还和我们一起跑回来……” 天不绝英雄!擦拭脸颊的棉花擦到了丁晓兵的鼻孔下,棉花丝被吹动了! 野战医疗队的一位老医生切开了丁晓兵小腿上的静脉,强行压进去2600毫升血浆。 两天三夜后,丁晓兵睁开眼睛,看到了医院的白色天花板。然后,他发现了自己右大臂上包着一大团还在渗血的纱布…… “我的手呢?” “你们把我的手弄到哪儿去了?” “带我去找我的手!!!” 大夫护士站在他的床边,望着那张年轻英俊的面孔垂泪。 右肘关节被炸碎了,根本无法再接上去,只好从右大臂端清创缝合。医生们怎么忍心说出口呢?一个大男孩,为国立了大功的功臣,要终生面对没有右臂的生活! 按照人们本能的判断,这个年轻人的军旅生涯要结束了——一个失去右臂的人无法打枪;甚至于,无法完成一个军人每日必做的动作:连右手敬礼都无法完成! 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整100枚,是那一年为嘉奖边疆儿女的突出贡献而设立的。受奖名单已经确定,颁奖仪式即将举行。为褒奖丁晓兵的壮烈表现,上级为他颁发了第101枚金质奖章,这是为断臂的壮士特意增设的一枚奖章! 一战成名,丁晓兵成为全国知名的独臂英雄。 进攻——直面困难 在鲜花和掌声中,丁晓兵面临着一次人生选择:一个二等甲级伤残军人,他可以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作为一等功臣,国家政策可以保障他有份可心的工作。 而丁晓兵向组织要求,一要学习,二要继续留在部队工作,他不愿离开红色的八一军旗和那身绿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