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下捉婿 宋代科举造大批剩男剩女(2)
“捉婿”者中还不乏当
朝高官。宋真宗时河北人范令孙登甲科,宰相王旦就把他招为女婿。有位新科进士叫高清,品学平平,宰相寇准却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他,寇女死后,另一位宰相李沆又将女儿为他续弦,时人称这些人“天子门生宰相婿”。及第士人中也有不媚权势者,宋高宗时奸相蔡京就在“榜下捉婿”时遭挫:他欲把女儿嫁给新科进士河南人傅察,傅婉拒,令蔡大不快。
在年复一年的官场博弈中,多少读书人熬掉了青春熬白了头!有位叫韩南的书生,多年苦读终于考中进士,便有人来“捉婿”,他并不回绝,却写了首诗奉上:“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该士子已高龄73岁了!可见当时“捉婿”市场与官场一样,供不应求货源奇缺,能抢到好女婿者极少,抢不到的只好苦等,长此以往,自然等出一批“大龄女”来。
大龄未婚乃至奉行独身主义者,江湖上更大有人在。我们读《水浒》,108将中“单身贵族”多矣!“托塔天王”晁盖,乃东溪村首富、又被宋江称兄,起码四十岁了,竟未娶老婆,终日里打熬筋骨。80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威名远扬、官职不低、收入也丰,38岁时被高俅陷害蒙冤,发配沧州前他写下“休书”云:“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可见林教头35岁才与林娘子结亲的。书开篇提到另一禁军教头王进,也相貌堂堂,娶个“美眉”自不在话下,也年过不惑而独身。看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人们并未照办矣。
影响古人最深的儒、道、释三教里,都含禁欲思想的成分。所以古人深谙“万恶淫为首”,大多“谈性色变”,练武修道之人更是如此。《水浒》常以“相貌堂堂强壮士,未侵女色少年郎”作为对处男的赞赏,认为远离女色才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武松在蜈蚣岭见王道人搂个女子,一怒之下便杀了他。鲁智深出家五台山后,依然凡心不改喝酒吃肉,甚至大闹禅堂杀人放火,但智真长老却说他最有佛性,比其它僧人有出息、能成正果。为甚么?盖因智深虽有违佛规,但绝无“淫欲”,仅此一点足可“一俊遮百丑”了!我想,倘若鲁达未皈依佛门,也会是坚定的独身主义者!
风风火火的“黑旋风”李逵头脑简单,但心如古井胸无旁骛,赢得众人大加赞扬。李逵对女性有天生的排斥感,他见宋江在东京与妓女李师师饮酒,误认为他外出淫乱破了梁山的山规,他心中宋江的高大形象瞬间倒塌,他怒不可遏吼道:“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来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来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说着不分青红皂白抡起板斧就要向他一向尊重的大哥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