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缘何选址文昌?(2)
距蓝色大海约800米,绿色椰林环绕的空地上立着一座标志物。未来,这里将矗立起航天发射场塔架。9月14日上午,海南文昌市东南方向的南海之滨,我国新的现代化大型航天发射场在这里动工开建。
“绿色”发射场
将主要发射新一代大型无毒、无污染火箭,承担大吨位空间站发射等任务
“新的航天发射场不是我国已有发射场的翻版和重复。”海南航天发射场工程指挥部主任王维昌说。
海南航天发射场位于北纬19度左右。王维昌介绍说,海南航天发射场总体目标是要建设成一个综合发射能力强,安全性、可靠性和信息化程度高的世界一流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建成后,发射场将主要发射新一代大型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具体主要承担4项航天任务: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发射任务。
“发射场完全自主创新设计,在理念上参照了目前世界航天领域比较先进的技术。”王维昌告诉记者,在发射场规划过程中,他们曾在热带丛林中徒步走了很长时间,很多规划的设施都避开树林植被,寻找空地建设,为的是不破坏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
2008年2月,海南航天发射场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保部)审批。结论为新建航天发射场对海南省现有环境没有影响。
地缘优势明显低纬度,提高卫星运载能力;靠海近,解决5米直径大型火箭运输难题
为何选址海南文昌?王维昌说,新航天发射场址地缘优势十分明显:
新的航天发射场具有射向范围宽的优势。能够覆盖90度至175度,射向1000公里范围均为海域,可以满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空间站、深空探测等航天器发射任务。与现有航天发射场相比,火箭航区、残骸落区安全性好。“火箭稍一转弯就可以飞到海上。”
北纬19度的位置也具备了低纬度的优势。在这里发射,能够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载能力,入轨角度比较好,减少卫星调姿消耗的燃料,延长卫星使用寿命,效费比高。“西昌、太原、酒泉3个卫星发射中心的纬度分别为28度、38度、41度。”
设计能力上,海南航天发射场具有年发射能力强的优势。年发射能力可达10至12发。
海南航天发射场工程指挥部副主任张平告诉记者,新航天发射场靠海的特点解决了我国大型火箭的运输难题。“未来发射5米直径的大型运载火箭,公路、铁路运载难以满足要求,制约火箭运输。新的航天发射场可以通过海运将火箭运过来。”据介绍,5米直径大型火箭的运载能力,将远超目前正在使用的3.35米直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