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两请苏俄红军出兵 视列宁为真正朋友(2)
1918年12月,以旅俄华工刘泽荣为会长的“旅俄华工联合会”在苏俄成立。刘泽荣向列宁建议,请苏俄政府派一个代表团去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代表团最终没能成行,但“旅俄华工联合会”就此成了联系中、俄两国革命的一条重要渠道。
孙中山派特使访苏,想向列宁借兵讨伐北洋政府
1919年夏,苏俄红军先锋部队越过乌拉尔山,消灭了高尔察克的白匪军,打通了从苏俄欧洲部分通往西伯利亚的通道。与此同时,列宁的使者维经斯基等人借道欧洲,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会见了孙中山。这些远道而来的红色使者,使孙中山对苏俄的革命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随后,孙中山收到了参加苏俄内战的中国籍红军战士和“旅俄华工联合会”发来的电报。这使孙中山产生了利用苏俄援助,在中国西部和北部建立根据地,南北夹击北洋政府的设想。
1920年9月,孙中山派遣大元帅府参军李章达率领代表团出访莫斯科。出发前,孙中山向李章达面授出访要务,要求他向苏俄政府正式提议:缔结军事同盟,并请求苏俄红军在第二年从苏俄中亚地区出兵中国新疆,并沿河西走廊深入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由甘肃进入四川,协助四川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由于路途艰险,李章达到达莫斯科时,已是1921年春天了。此时,苏俄政府正忙于对付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因此对孙中山的借兵计划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
孙中山想在新疆建三国联合基地,计划在外蒙训练革命军队
就在孙中山等待苏俄对“西北基地”计划的回应之际,1922年6月,广东军阀陈炯明突然叛变革命,孙中山苦心经营的广东根据地和北伐计划付诸东流。蒙难广州期间,孙中山曾在避难的“永丰舰”(即日后著名的“中山舰”)上给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孙中山表示:“我要战斗到最后,我坚信,苏俄在我身处逆境时,也是我唯一的朋友,我决定到上海继续斗争,倘若失败,我就去苏俄”。
8月25日,刚从广州脱险回到上海的孙中山收到了苏俄新任驻华全权外交代表越飞的信。越飞希望与孙中山建立密切联系。越飞此信与孙中山的想法不谋而合。读罢此信,孙中山当即写信给尚在福建的蒋介石,要其“早来备筹一切”。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已意识到:列宁才是他唯一真正的朋友,在革命中必须联合苏俄。
在上海期间,孙中山多次与苏俄代表越飞、马林等人秘密会谈。会谈中,孙中山提出,希望中苏两国联手,在中国西北或与中国接壤的苏俄中亚地区建立根据地,由苏俄派红军进入新疆。随后,利用新疆丰富的矿产资源,联合当时世界上另一个被西方排挤的国家——德国,在新疆建立中、俄、德三国联合公司,建设钢铁厂和兵工厂,作为中国革命的后方基地。会谈中,孙中山还表示,如条件允许,他本人也可到新疆去,在当地建立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