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在空中的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空中格斗(8)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随着航空部队的兵力不断扩大,德国组建了几支狩猎联队,以取代狩猎中队。编队空战的战术也在战争中发展着。从伯尔克与殷麦曼的双机发展到3机、5机、6机甚至12机的大编队,逐渐形成了以3机为基础的模式。1916年夏末,德国开始以6机组成"大圆圈编队",这是一种大规模的战斗机编队。它既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又有一定的反击能力。

法国人拉弗伯雷对德国的"大圆圈编队"战术作了改进,使参加编队的飞机不但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飞行,而且可绕圆圈盘旋爬高。这样就可以利用防御队形进行盘旋以取得高度优势,伺机进行攻击。这就是著名的"拉弗伯雷大圆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和日本人都曾运用过这种方法;在朝鲜战争中,美机也曾用这种方法摆脱攻击。

编队空战也越来越普遍。

1917年7月,英国皇家飞行队第45中队6架索普威恩“一个半支柱"式飞机奉命去德军防区执行照相侦察任务。当机群深入德军纵深25公里上空时,遇到了德国机群。德军飞机组成4个双机编队,在英国飞机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分别占位,将它们团团围在中心,并取得了高度优势。

一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德国带队长机发出了攻击信号。

于是,凌厉凶猛而又井然有序的攻击开始了。第一个编队从英国机群的左后方进入,向下俯冲,在目标机尾后下方,实施小迎角上升攻击。当英机飞行员注意力放在下左侧的时候,德机第二个编队紧接着又从右上方尾后俯冲下去。头两个编队攻击刚刚结束,第三个编队便从左前上方实施攻击,第四编队则从右前方实施水平攻击。

英国机群被折腾得阵脚大乱。带队长机命令解散编队仓促迎战,但是惨败的命运早已摆在他们面前。英机被击落3架,其余的落荒而逃。

在大机群作战中,走运的并不总是德国人。1917年9月23日傍晚,英德之间一场不期而遇的机群混战开始了。

由哈默斯利中尉率领的英国第60飞行中队的“a”小队首先和德国赫赫有名的飞行员沃斯遭遇。哈默斯利中尉对德机实施了小角度俯冲,从正面进行攻击。沃斯却像泥鳅一样从他的下面滑了过去。哈默斯利迅速拉起飞机急跃爬升,但沃斯的三翼机已经占据了高度优势,并在盘旋机动中不停地向敌机射击。子弹击中了英机的发动机和机翼,哈默斯利盘旋下降企图逃脱,另一架英机则准备救援哈默斯利。但沃斯一个急转弯便绕到了这架飞机的后方,打坏了平方向舵,迫使它退出了战斗。

英国第56中队“b”小队在大詹姆斯·麦卡登率领下对德国三翼机编队的另一架飞机进行攻击。麦卡登向右,里斯-戴维茨向左,实施大速度俯冲,占据了这架三翼机的尾后位置。德国飞行员惊慌失措,不顾一切地转弯逃避。由于势单力薄,德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英机重围,但德国飞行员仍在做困兽斗,并在混战中打穿了麦卡登的机翼。另一架红色机头的德国阿尔巴特罗斯侦察机不知从何处钻了出来,拼命保护那架三翼机突破了重围。

第一页    上一页    第8页/共9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