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在空中的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空中格斗(3)
当空中格斗为战斗所需时,歼击机便应运而生了。
“福克的鞭笞”
由于空中武装遭遇越来越频繁,空战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注意。与此同时,飞机的识别也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1914年10月,法国航空兵率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将由红、白、蓝三色组成的传统帽徽画在飞机的机翼上。德国人的方法是在机翼和方向舵上画上黑十字架。英国人采用的是像法国人那样的圆型标记,但颜色的排列相反,中心为红色,里圈为白色,外圈为蓝色。1914年11月最后确定了下来。
人们发现,在飞机上装上固定式前射机枪对空中格斗非常有利,但由于拉进式飞机机头上有螺旋桨挡着,因此只能在推进式飞机短舱的前部安装前射机枪。首批歼击机就这样诞生了。由于这种歼击机是推进式,飞行不太灵活,飞行员们感觉驾驶起来很不顺手,于是便尝试着在拉进式飞机上架设固定机枪。第一个做这件事的是法国飞行员加罗斯。
加罗斯很早就意识到,歼击机的未来取决于能否安装沿飞机纵轴发射的固定式机枪。当时正好有一位飞机制造家在尝试解决如何使机枪透过旋转中的螺旋桨形成的圆盘来进行射击的问题,这个人叫雷蒙·索尔尼埃。他发明了一种断续器,每当桨叶转到枪口前面时,便通过机械装置使机枪停止击发。然而,由于当时制造的子弹存在点火迟缓问题,有些子弹的射出时间稍稍慢于设定的时间,结果在这个间歇中,另一片桨叶就可能转到枪口的前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索尔尼埃在桨叶的后面装上钢制的楔形偏导器挡开这些子弹,从而保护木质螺旋桨不被打坏。
1915年初,加罗斯找到索尔尼埃,请求给他的飞机装上断续器。经过协商,决定不安装断续器,只安装偏导板。这是一种危险的措施,因为子弹打在螺旋桨上的冲击很可能使发动机停俥或产生别的故障。
尽管如此,加罗斯最终还是装了这种偏导板,并焦急地等待着在空中投入使用。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1915年4月1日,4架德国双座观测机"悠闲"地巡视着战场,飞行员们哼着轻松的小曲,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突然,1架法国单座机径直朝他们飞来。德国人看到,一串子弹透过那架飞机的螺旋桨迸射出来,紧接着就见一架同伴的飞机冒着浓烟坠毁了。剩下的德国飞行员见势不妙,掉头就逃跑。这架法国飞机就是加罗斯的那架有偏导板的飞机。他成功了!在不到3周的时间里,又击落了4架德机。从此之后,法国人就把击落5架飞机定为尖子飞行员的标准了。
然而,加罗斯的好运到此即结束。1915年4月18日,当他驾机在德国阵地上空飞行时,他的发动机突然停俥了。当时,交战双方的战线是南北走向,风则是由西向东刮。由于当时的飞机时速只有70英里左右,有时协约国飞行员们返航时不得不与顶头风搏斗。发动机停俥后,加罗斯的飞机失去了动力,被风吹向德军后方。迫降后他还没有来得及把飞机烧毁,德国士兵们便向他猛扑过来。由于加罗斯的名字在法国报纸上被大肆宣传过,所以德国人十分清楚这名俘虏和他的飞机的价值。他的飞机机身的前部被送到了飞机设计师福克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