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中起飞的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起飞[图]

中国海军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甲型一号"整装待发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首次实现了人类飞翔的梦想。1910年,法国人费勃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割据、被列强瓜分的状态之下,但中国人并没有放弃自己制造飞机的梦想。
1919年8月9日,人群挤满了平静的福建马尾海岸。人群中有士兵、官员,有附近老百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漂浮在海面上的那架木制飞机上。那架木质飞机的螺旋桨飞快转动,紧贴着水面快速地滑行。终于,它离开了海面。虽然飞得不够高,不够快,不够稳,但中国历史上第一架水上飞机起飞了。
在美国表现优异留学生毅然归来
当西方人热衷于制造飞行器时,中国正在西方列强的铁蹄下痛苦地呻吟。中国人要“救国”,“实业救国”派是其中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
民国初年,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后,美国为拉拢袁世凯,同时抑制日本在华势力,提出愿帮中国培训飞行人才,一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航空技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初露锋芒,国内一些受西方军事思想影响的人士,也对飞机在军事上的使用前途有所认识,并提出自制飞机的建议。
留学归国的留学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中国虽然国弱民穷,但拥有了一批世界一流的航空科技人才,如巴玉藻和王助等。他们于1916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为了积累飞机制造的经验,他们毕业后应聘到美国各飞机制造厂工作。其中,巴玉藻被美国通用飞机制造厂任命为总工程师,王助则被聘为波音飞机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由于成绩突出,王助和巴玉藻很快跻身于美国航空界佼佼者的行列。但抱着立志献身于祖国飞机制造业的志向,1917年冬他们启程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