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支三国志:越南扩张越来越南(3)
烦的主要制造者?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越南一直都扮演着扩张主义者的角色,这是毋庸置疑的。今天的越南崛起于红河三角洲的核心地带,公元939年吴权摆脱中国五代南汉政权独立,随后越南的势力逐渐向南方扩张。这一“南进运动”,或称“ 南部进军” 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它直接导致了当时的越南国与隶属于印度的占婆国的战争,那时的占婆国位于今天越南的中部,占婆人无论是种族上, 还是文化上都与越南人毫无相似之处,可以说是背道而驰。占婆人的文明与印度有着不少渊源,在种族和语言上与印尼岛上的居民有着相似之处。越南和占婆之间截然断裂的文化加重了国家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苦难,同时也更促使越南人下定决心毁灭这个南部的敌人。
这场毁灭异种文明的过程被延迟了,原因来自中国。15世纪早期,明成祖朱棣兴兵80万征讨越南,将其并为明朝的一个省,设置官吏,加以统治。明朝对越南的入侵迫使越南对占婆的攻略暂时搁置,令其无暇顾及扩张事业。但1471年,越南军队还是将占婆打败,并将占婆首都新洲(Vijaya),即今天的平定,收入囊中。占婆软弱而权势轻微的王室被逼南迁,并一直在风雨飘摇中苟延至18世纪早期。然而新洲的陷落已经让湄公河三角洲洞门大开,越南人可以轻易地长驱直入。
几个世纪以来,越南扩张主义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它是完完全全由官方策划和民众自发意识交织的结果。为了维护其不断推进的南方漫长的边境线,越南人采用了军事屯田的方式,这些开荒种植的农民也随时准备服从军事需要。同时,越南的殖民扩张行动也给了那些流浪汉一条出路,以前这些底层的贫民在控制严密的越南农业社会中无立足之地。尽管越南法律对人口控制得很严,不允许国内的民众随意流动,但这一缓慢而稳步的南迁运动仍随着汩汩人流被推向高潮,这股南迁的人流在越南的扩张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到17世纪早期,越南再也难抑扩张的欲望,势力发展到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并将触角延伸到了边界之外国力渐弱的柬埔寨。
与吴哥帝国的辉煌时代相比,17世纪的柬埔寨国力日削,而从湄南河谷发迹的泰国则国力日盛,一度曾囊括了从前在吴哥王朝控制下的一些领土。当越南入侵湄公河三角洲时,柬埔寨便不得不面临来自东部和西部双面夹击的威胁。于是,柬埔寨王吉·哲塔二世(1618~1628在位)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减轻泰国对柬埔寨的威胁,决定迎娶一位颇有背景的越南公主为妻。这场政治婚姻的代价就是吉·哲塔二世同意让越南人向柬埔寨商贸繁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