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中国海军舰载武器系统发展历程!(2)
舰 炮
中国海军的舰炮也受到苏联海军很大影响,国产驱、护舰的主炮都是130毫米或100毫米炮。
130毫米炮是中国海军于20世纪50年代基于苏联海军双联装58倍口径舰炮研制出来的,
射速65发/分(2门),最大射程28千米。这种舰炮仅装备了"旅大"级I/Ⅲ(首尾各1座)和"旅大"级Ⅱ(首部1座),此后国产驱逐舰都没有装备130毫米炮而是改用100毫米炮。
新的130毫米舰炮是"现代"级驱逐舰上装备的俄海军标准双联装70倍口径炮AK-130。由于采用了自动填装系统,射速提高到60~65发/分(每门)。但据说出口型射速仅为一半,最大射程是29.5千米。中国海军现在的2艘"现代"级驱逐舰在首尾部各装1座AK-130,可是追加定购的2艘因为后部加长了直升机甲板且改动了机库,仅在首部安装了1座,尾部没有安装。
100毫米炮也是基于苏联海军舰炮研制出来的,安装在"旅大"级后建造的驱、护舰上。大部分是双联装56倍口径舰炮,可是"江湖"I型护卫舰上安装的是单管舰炮。最大射程22千米。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从法国购入了2座单管55倍口径100毫米舰炮。该舰炮是法国克鲁索卢瓦尔公司生产的T100C,1座因为进行测试的缘故安装在"江湖"Ⅱ型护卫舰"四平"号(1986年服役1上。采取了自动填装技术的90发份的高速炮,射程为对海17千米,对空6千米。
基于这种100毫米炮生产的单管或双联装舰炮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建造的驱、护舰的标准装备。采取了隐性和抗电磁技术的这种100毫米炮装备在最新建造的052B型/052C型驱逐舰和054型护卫舰上。尽管俄罗斯海军也开发了100毫米70倍VI径的自动舰炮AK一100(最大射程21千米),可是中国海军舰炮发展方向似乎正在偏离俄罗斯体系,靠近法国体系吧!
近程防御系统
为了防御水面舰艇的最大威胁对舰导弹,近程防御系统CIWS是必须装备的。中国海军第一次将俄海军4座CIWS6管30毫米AK一630火炮(射速4000~5000发份,最大射程4.5千米),装备到了2005年开始服役的054型国产护卫舰"马鞍山"号。可是中国也在研制国产CIWS,有2座730型装备到了052B型驱逐舰的首舰"广州"号(2004年7月开始服役1上。730型CIWS由7管30毫米火炮和搜索/跟踪雷达以及光电跟踪仪组成。各方面性能不明,但是外形与荷兰信号公司研制的"守门员"近程武器系统很相似。并且730型CIWS也安装在测试中的052C型驱逐舰"兰州"号上,未来有可能中国海军会将国产的730型CIWS作为海军的标准武器。
另一方面,现已服役的2艘"现代"级驱逐舰上安装的CIWS是2座AK一630,正在建造的另2艘安装的是2座俄海军最先进的CADS-N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