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对股指期货有“流量控制”之意?
面对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正式施行,《第一财经日报》第一时间连线了业内专家以及市场投资者。有专家指出,监管层对股指期货有“流量控制”之意,即不希望开市之初市场过于活跃和动荡。
招商期货总经理王志斌:
从最新的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看,表明监管层是出于控制风险考虑,希望平稳推出股指期货,每个期货品种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作为期货公司负责人,完全理解和支持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这套制度对于投资者教育、期货公司的开户工作以及有关股指期货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都是可行的。
当然,从长期来看,这个市场会走向成熟与完善,因此相信适时对相关制度作出调整也是需要的。尤其是将来如果要推迷你合约,这样的调整更是理所当然了。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
从最新的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修改,以及最近传闻的股指期货拟提高保证金比例,以及券商营业部IB资格的重审,可以看出监管层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实行的是“流量控制”,即不希望开市之初市场太活跃。
不过,尽管如此,他认为股指期货开市后呈现的情况是“不会太活跃,也不会不活跃”。
个人投资者:
从该制度可以看出,中国投资者需要管理,而这已经在金融市场形成一个有意思的循环。当然,只要是感兴趣愿意参与这个市场,任何制度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是控制风险的需要而已。这对于成熟投资者来说,并不是坏事,并不影响参与股指期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