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一触即发 中小车企面临出局窘境
临近岁末,国际汽车市场纷纭复杂的气候,也让国内车市的神经变得紧绷。据10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称,全国轿车产量前三季度增长17.7%,新增库存4万辆,15家主要轿车企业利润下降51.3%。业内资深人士尹家绪认为,四季度价格大战一触即发,一批中小轿车企业将被迫面临出局窘境。
四季度国内车市,除了大量全新车型及换代车型涌入市场外,由于4万辆新增库存的投入,使得价格大战形成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局面。
中小轿车企业为回笼资金,求得生存,率先进行了降价,期望尽可能多地倾销库存。中小轿车企业的疯狂降价,将大牌厂家拖入了价格大战。仅近一周时间,就有多达十余款车型宣布降价,其中北京现代伊兰特1.6升手动标准型价格已逼近10万元底线,个别经销商甚至报出了10万的最低价格,这一价格比伊兰特的厂家指导价低了1万多元。除此之外,奇瑞QQ、爱丽舍、宝来、骐达、长城等多款车型也被卷入这场突如其来的降价风暴之中。
从车型上看,此次风暴来袭主战场集中于中高级轿车市场。在20万元级车型区间内,长安福特福克斯一上市,其颇具竞争力的价格就让不少人嗅到了价格战气息。在随后的福克斯热销狂潮中,据说已经拿到了上万份订单,毫无疑问深深触痛了同级其他车型。面对年后又将面临销售淡季,为尽可能多地夺得市场份额,厂家们只能祭出“降价”法宝,新酒、老酒齐上阵使出全身解数奋力一搏。
据业内资深人士长安集团董事长尹家绪分析,由于国内轿车市场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低迷期,即使是长安这样的国内汽车巨头的利润也下降了不少,那些资金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小轿车企业相信日子比长安更加难过。这种局面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汽车已经结束暴利,全面进入了微利时代。此外,从世界车坛的发展规律看,上个世纪美国汽车工业全盛时期共有700多家汽车企业,但是到了今天只剩下了福特、通用等几个大的汽车集团。因此在目前这种巨大库存压力下的价格大战将很可能导致国内现有的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向大企业、大品牌集中,中小轿车企业由于利润过低,亏损将日趋严重,最后不得不选择自动出局或是被更大的汽车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