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纳米科技的国家实验室成立
科技日报沈阳6月28日讯记者郑千里报道:科技部与中国科学院今天在这里成立了“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这个装备先进的实验室将主攻最尖端的纳米级材料制备科学和技术,它也是第一个试点合并组建的国家实验室,这标志着我国国家实验室体制及机制创新迈出了新的步伐。
该实验室是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原“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回顾人类文明史,材料科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中科院要在材料科学领域发展有长远目标的基础性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科技部党组成员吴忠泽说,国家重点实验室必须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和管理水平,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上大胆务实地改革探索,努力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在原创性研究方面争取有较大的突破。
新组建的国家实验室计划对材料科学中重大基础问题和新型先进材料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要有针对性地组织重大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和联合攻关。
他们近期的研究内容将集中在纳米材料、非晶态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金属薄膜等新材料的制备科学,材料结构分析与表征,材料设计与计算模拟,材料性能与使役行为等。
实验室的近期目标是在国际材料科学界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几名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十年后发展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材料研究实验室。
以青年科学家卢柯等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已经在纳米技术领域取得许多世界领先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力学性能及结构稳定性、纳米碳材料的制备及储氢特性、纳米复合稀上永磁薄膜结构及磁学性能等。他们这些成果先后在《科学》、《物理评论快报》等著名科学刊物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