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科技活动周(日)简介
编者按:经国务院批准,自2001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具体工作由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2001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科技在我身边”。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周”或“科技活动日”是宣传科学技术、学习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的很好形式,也是国外许多国家比较普遍的做法。这里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些国家设立“科技活动周”或“科技活动日”的情况。
澳大利亚:
1996年作为国家科普计划的一项内容,澳大利亚议会以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设立“国家科技周”。此前(1993年—1996年)澳大利亚工党政府曾在首都堪培拉举办过4次“国家科技节”。1996年联盟党执政后,用“国家科技周”取代“国家科技节”,并改首都一地举办为全国各地共同举办。1997年、1998年澳大利亚国家科技周在当年4月举办,时间不超过10天,自1999年开始定为每年5月第一周举行。澳大利亚“国家科技周”的主要内容为:科普展览会、博览会和演示会;科普讲演会、科普讨论会和辩论会;开放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实验室;媒体集中地大量宣传科普节目;全国中小学举办主题科技周活动;以艺术形式如音乐、电影和戏剧等举行演出会;在国际互联网上举行科技知识问答或竞赛活动;举行科技项目比赛,如太阳能汽车拉力赛。太阳能赛艇比赛等;利用科技周宣布澳大利亚的重大科技发明成果。
日本:
1960年,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批准设立“科学技术周”活动,每年一次,时间定在每年4月18日日本“发明日”开始的一周。日本开展科技周活动的宗旨,就是围绕“科技立国”的方针,增进全体国民对科技的关心和理解,增进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创造出新的经济前沿,实现富裕安康的生活打下基础。每年的科技周确定一项宣传主题,在科技活动周里,安排有丰富多彩的活动。面向全体国民的有:科技讨论会、研究成果发表会、科技电影展、各种展览会等;发明咨询活动、技术咨询活动;研究机构、科技系统、博物馆和工厂等实行特别对外开放。面向青少年的有:科学教室、发明教室、天文教室、动手实验教室、科学报告会、科技电影展、参观博物馆及科技展览等,以启迪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韩国:
1973年3月30日韩国以总统令的方式规定每年4月21日为“科学日”。近几年,韩国科技部又将每年的4月定为“科学月”,1999年又将4月19日至25日定为“科学周”。
英国:
英国是以政府的名义设立“国家科技周”,其全称为“国家科学、工程、技术周”,每年3月在英国各地举办。英国科技周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从天体物理到基因工程,从动植物到航空航天,从基础科学到高新技术,应有尽有。根据英国科学促进协会这几年的调查显示,活动形式主要有:讲座、演示、智力竞赛、展览、开放日、参观、研讨会、文艺演出和动手试验等。
俄罗斯:
1999年6月7日,俄联邦总统叶利钦签发了关于设立俄罗斯科学日的命令:鉴于民族科学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考虑到俄罗斯的历史传统,以及为纪念俄罗斯科学院成立275周年,特决定每年2月8日为俄罗斯“科学日”。据俄罗斯科技部官员透露,在俄罗斯“科学日”这天,城市主要街道上将悬挂宣传科学的大型标语;新闻媒体将集中介绍著名科学家和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放映介绍科普知识的记录影片;在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科技展会;组织大型的学术研讨会等。
法国:
1993年,为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促进技术创新,法国政府决定每年举办一次为期3天的“科学节”活动。由于前几次活动取得的成功,法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将“科学节”改为“科技周”,并在每年的10月18日至24日举行。法国“科技周”活动是法国国民教育和研技部根据国家赋予的科学宣传活动的职责而决定的,没有经过议会立法。为了搞好“科技周”活动,法国还设立了“科技周”活动全国科学委员会,负责确定“科技周”活动的主题和活动方式,地方也设立了相应的“科技周”活动科学委员会,根据全国科学委员会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的活动计划。国家和各地的“科学周”活动计划和重要活动项目需经科学委员会和研技部批准,并据此给予资助。具体实施则委托给有关科研中心、大学和各地的科技活动中心,政府部门只对跨地区和重大活动给予协调。法国“科技周”活动的目标是:严肃和明确地展现正在发展中的科学。为此而确定的任务是:面向尽可能多的公众,并使他们准确了解科学发展所提出的问题;动员青年人参加科学研究,促进学校和研究工作者的交流,向他们介绍科学研究工作的现状。法国“科技周”的活动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在这一周内,法国的科研单位、大学、文化活动中心、企业等凡可以对外开放的,一律免费开放。学术报告会、讲座、展览会、科技咖啡馆、科技村等各种形式应有尽有。主要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刊登在报纸和互联网上。周末两天是“科技周”活动的高潮,学校包括中小学组织学生参观有关研究单位或大学实验室,广播、电视、报纸等给予积极配合,全国都沉浸在学科学、研究科学的气氛中。
意大利:
1991年由总统签署法令设立“科技文化周”,每年春季(一般在3、4月份)举办一次科技文化周活动,政府每年提供600万美元左右的资金用于此项活动。主要活动内容有:科技报告大会和研讨会;针对科技文化推广和历史展望的展览;参观和新项目介绍等活动;开放实验室;对教师进行科技研究前沿的培训课程;组织各类学校进行科技旅游;利用演出、音乐和多媒体等可视艺术。
瑞士:
1999年瑞士科学与社会基金会决定设立“科学周”,计划每年一次,具体日期由该基金会公布。
德国:
1994年在德国大学校长会议的倡议下设立“研究日”,具体日期由各参加单位自行确立。
美国:
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倡导下设立“全国公众科学日”,具体日期由该促进会指定当年年会期间的某一天。2000年的全国公众科学日是2月17日,主题是:“日常事物中的科学”。
瑞典:
1996年瑞典歌德堡市设立“歌德堡国际科学节”,每年一次,一般在每年的4月或5月份举行,时间为1周至2周。此外,瑞典斯德哥尔摩市还设有电信、信息技术、媒体、电子活动周。